《格里沙中士》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格里沙中士》于1927年出版后,立即轟動了世界文壇,先后被譯成17種文字。作者阿諾爾德·茨威格(1887~1968)是德國近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1933年希特勒竊取政權后,此書被成批銷毀,茨威格也被迫流亡國外,15年后才回到久別的祖國。他所有的作品,除極少數例外,都是以反對帝國主義戰(zhàn)爭為題材的。他先后花了幾十年光陰創(chuàng)作的一組《格里沙小說集》是他杰出的代表作。這組小說描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各個階段,可以看作“從帝國主義時代過渡到社會主義時代這一段時期的文獻”。被德軍俘虜的戰(zhàn)俘格里沙,聽說祖國已爆發(fā)革命,決定不顧一切,越獄逃回俄羅斯東北部的故鄉(xiāng)。在森林里遇到了被德軍殺光全家的俄國女游擊隊員芭波卡,有了親密感情。為幫他逃跑,芭波卡把一個已經死了的、名叫比尤舍夫的逃兵衣服和證件給他了,以防萬一被捕可以推托。格里沙果然被捕。德軍以間諜罪判處他死刑。審訊他的師部軍法官經過調查,證實他僅僅是個逃亡的戰(zhàn)俘,當時的德軍師長為了維護自己的權限,兼之與兵站總監(jiān)有所齟齬,堅持從“法律”的觀點將格里沙以普通戰(zhàn)俘論處,可是作為德國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兵站總監(jiān)堅決不贊成,為的是殺一儆百,以維持當時已經土崩瓦解的德軍士氣。格里沙終于被無辜地槍殺了。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帝國主義侵略戰(zhàn)爭的罪惡和軍國主義者的猙獰面目,指出只有消滅帝國主義才能獲得真正的和平。
本書自50年代以來,已在我國再版3次。現有198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譯本,侯浚吉譯。
上一篇:《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梁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