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張先生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盛唐詩人。開元時著名賢相。嘗言安祿山必反,請誅,不許。又受李林甫排擠,罷相,貶荊州長史。或許為政名所掩,九齡詩名不著。《唐才子傳》不載其事跡,許多文學史略不述及。其實,九齡在盛唐詩壇頗具盛名。他7歲屬文,張說曾稱之為“后出詞人之冠”(《新唐書·張九齡傳》)。王維、盧象、王昌齡、錢起、綦毋潛、孟浩然等詩人,或被九齡提拔,或受其獎掖關懷,對促進開元詩壇的繁榮,有不可磨滅之功。九齡尤擅五古,論者以為他的五古在唐代詩人中上承陳子昂,下啟李白,開一代詩風(見清王士禎《古詩選·凡例》及沈德潛《說詩晬語》)。他的五古代表作有《感遇》12首、《雜詩》5首等。劉熙載《藝概·詩概》以為“曲江之《感遇》出于《騷》,射洪之《感遇》出于《莊》,纏綿超曠,各有獨至。”九齡《感遇》作于被貶之后,多用美人香草的比興手法,以寄其憂讒畏譏的政治感慨,誦之如咀英華,留香滿口。在藝術風格上,他洗盡六朝鉛華,崇尚恬淡清雅,對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韋莊等,產生重大影響(參見胡應麟《詩藪》,九齡的律詩蘊藉天然而情致深婉,看去不事雕飾,實則功力頗厚。《望月懷遠》是歷來傳誦的名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兩句,意境壯美而飽含深情,是千古佳句。今存詩200余首。
張九齡有《曲江集》20卷。今所傳各本,皆以明成化九年瓊臺丘濬序本《曲江張先生文集》為祖本。《四部叢刊》有影印本。《全唐詩》存詩3卷。
上一篇:《景岳全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有效公共關系》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