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英國原歷史協會主席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作者是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歷史學家之一,他一生著述甚豐,主要著作有《中世紀的德意志》、《處于變化世界中的歷史學》、《歷史與百姓》等。1976年,他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委托,負責本書的起草,在列寧格勒大學教授I·S·科恩和哈佛大學教授K·O·戴克的協助下,歷時兩年,完成此書,用英文和法文同時出版。中文本根據莫頓出版社1978年版譯出,由上海譯文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全書共分7章,23萬余字,對19世紀末和二戰后,尤其是本世紀50年代中葉以來世界各國歷史研究的主流和新趨勢作了系統、全面、詳細的闡述和分析。本書前3章概括了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傳統歷史學面臨的挑戰、歷史主義的興衰和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發展;對西方、蘇聯和第三世界各國歷史研究發生重大轉變的原因,起點、途徑和主要特征以及當代主要新史學派的興起作了精辟的分析;介紹了歷史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相互結合、滲透和交叉的必然性和產生的結果,以及由此產生的歷史學新分支和新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論述了傳統歷史學的危機及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對歷史學的貢獻。本書后4章,作者著重闡述了史前史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國歷史學的重大發展以及“歐洲中心論”歷史觀的消亡,指出當前史學的發展趨勢和問題,呼吁要高度重視個人的歷史學家的重要作用。本書由于內容豐富,觀點鮮明、資料詳實、取材廣博,評論公允客觀,被歐美大學列為史學史的必讀參考書。
上一篇:《弗洛伊德論創造力與無意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德伯家的苔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