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作者李心傳。本書與《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同是記載南宋初期歷史而體裁不同的兩部史書。《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今存甲乙兩集,各為20卷。甲集成書于寧宗嘉泰二年(1202),乙集成書于嘉定九年(1216),后來作者還寫有丙、丁、戊3集,但都未能流傳下來。
此書雖以“雜記”為名,但實為會要體史書,與編年體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互為經緯。此書分門別類地記載高宗至寧宗4朝事實,其中甲集分上德、郊廟、典禮、制作、朝事、時事、雜事、故事、官制、取士、財賦、兵馬、邊防等13門,每門下又分若干子目,一個子目記一件事。乙集亦13門,比甲集少“郊廟”一門,但多出一門“邊事”。甲乙兩集在時間起迄上大致相同,內容上有交叉的地方,可以互為補充。作者在甲集自序中曾說,他作此書的目的,是為了記述南渡以來70年間“兵戎財賦之源流、禮樂制度之因革”。此書雖是會要體史書,但又與會要不盡相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作者不光是排比原始材料,還有自己的分析和論斷,作為一個當代史學家,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的看法至今仍有參考價值。這部分內容也就是相當于《文獻通考》中“考”的部分,所以《文獻通考》的作者馬端臨對此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它是“南渡以來野史之最詳者”。清王士禛《居易錄》也稱其“大綱細目,粲然悉備。為史家之巨擘,言宋事者當必于是有征焉”。
本書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現在通常使用的是1937年商務印書館排印本,近年來杭州大學宋史研究室正在整理此書,準備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廣雅》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