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戲曲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1912年王國維36歲時旅居日本著,是他4年內所著8部有關戲曲研究中的最后帶總結性的巨著。郭沫若說:“王國維的《宋元戲曲考》和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毫無疑問,是中國文藝史研究上的雙璧,不僅是拓荒的工作,前無古人,而且是權威性成就,一直領導著百萬的后學”。當時小說、戲曲等民間文學被視為“文格卑俗”,是“庸人樂于染指,壯夫薄而不為”的。但王國維卻“有志于戲曲”,破門而研究戲曲,以“觀其會通,窺其奧㝔”,著成我國第一部戲曲發展史。
書中把中國戲曲發展徑路用縱、橫兩條線索貫通。縱的方面,從上古以訖明清;橫的方面,不但取材于單純的戲劇伎藝,且把與戲劇有關的眾多的事物,予以必要闡述。他提出中國戲曲起源于巫覡歌舞和俳優調戲。從上古至五代,戲劇是按歌舞——歌舞戲——滑稽戲的線索發展的。唐代僅有歌舞劇和滑稽劇。宋金兩代始有敷演故事的“古劇”。中國形成于元雜劇,“至元雜劇而體制遂定”。王氏認為戲劇的概念是“必合言語、動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元雜劇正是較前代在樂曲上有進步、并由敘事體變為代言體,“一屬形式,一屬材質,二者兼備,而后我中國之真戲曲出焉”。并指出“南戲出而變化更多,于是我國始有純粹之戲曲”。此書對東西戲劇學者影響甚巨,為中國古典戲曲史和南戲研究做了創榛辟莽的工作。后世周貽白《中國戲劇史》、許之衡《戲曲史》、董每戡《中國戲劇簡論》、任半塘《唐戲弄》相繼問世,日本青木正兒《元人雜劇序說》是王氏著作的續補之作。
上一篇:《安德洛瑪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宋宰輔編年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