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鑿井得銅奴得翁
【出典】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河南平陰龐儉,本魏郡鄴人,遭倉卒之世,失其父。時儉三歲,弟才襁抱耳。流傳客居廬里中,鑿井,得錢千余萬,遂溫富。儉作府吏,躬親家事,行求老倉頭謹信屬任者,年六十余,直二萬錢,使主牛馬耕種。有賓婚大會,母在堂上,酒酣陳樂歌笑,奴在灶下助廚,竊言:‘堂上母,我婦也’。客罷,婢語次說老奴無狀為妄語,所說不可道也。窮志具白,母謂婢試問其形狀,奴曰:‘家居鄴時,在富樂里宛西,婦艾氏女,字阿橫,大兒字阿嶷,小兒曰越子,時為縣吏,為人所略賣。阿橫右足下有黑子,右胲下赤痣如半櫛。’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對啼泣,兒婦前為汝公拜,即洗浴身見衣被,遂為夫婦如初。時人為之語曰:‘廬里諸龐,鑿井得銅,買奴得公。’子孫羞之,言我先人初居廬里者兄弟二人,家買奴得公爾。”(據《太平御覽》卷四七二引)按:《初學記》卷一九亦引此事,然文字極簡略,其中“得公”引作“得翁”。
【釋義】 東漢龐儉,三歲失其父。流落異鄉,鑿井得銅錢千余萬,遂致富。他花二萬錢買了一個老奴來役使,后來才知道這個老奴就是他失散了幾十年的父親,于是合家團聚。時人為之語曰:“廬里諸龐,鑿井得銅,買奴得翁。”后因用作詠人生禍福榮辱難以逆料的典故。
【例句】 天曰果然,事皆偶爾,鑿井得銅奴得翁。(陳人杰《沁園春·天問》3078)這里借龐儉“鑿井得銅,買奴得翁”的故事,發抒作者對于世間榮辱不定、禍福無常的感慨。
上一篇:宋詞典故《擊楫誓中流》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加公九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