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南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近人林紓著。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近代文學家、翻譯家,先后譯有歐美文學作品180余種,主要由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小說世界》刊載,以此知名,世稱“林譯小說”。著作有詩、文、小說、筆記等多種。推崇古文,標榜桐城派,但敘事抒情生動詼諧,不似桐城派的謹嚴平順。詩自稱七律專學蘇軾、陳與義,七絕學姜夔、沈周,參以王安石,五古學韓愈,論事之詩學杜甫。該書為作者的文集,又稱《畏廬文集》。包括《畏廬文集》、《畏廬續(xù)集》和《畏廬三集》?!段窂]文集》收入各體散文110篇,《畏廬續(xù)集》收文83篇,《畏廬三集》收文100篇。其中以各類記、序、傳記、墓志的文學性較強,如《畏廬文集》中的《畏廬記》、《冷紅生傳》,《畏廬續(xù)集》中的《登泰山記》、《游頤和園記》等。其他文章亦多有新意,如《畏廬文集》中的《湖之魚》一篇說:“林子啜茗于湖濱之肆,叢柳蔽窗,湖水皆黯碧若染,小魚百數來會其下。戲嚼豆脯唾之,群魚爭喋,然隨喋隨逝,繼而存者三四魚焉。再唾之,墜綴葑草之上,不食矣。始謂魚之逝者皆飽也,尋丈之外水紋攢動,爭喋他物如故。余方悟釣者之將下鉤,必先投食以引之,魚圖食而并吞鉤,允乃知凡下食者,皆將有鉤矣。然則名利之藪獨無鉤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時而去之,其能脫鉤而逝者幾何也?”張僖及高夢旦等人所作《序文》評價說其“為文出之血性,”“強半愛國思親作也”,并盛稱其為文能刻意切磋,“一句一字之爭,龂龂無已”。在當時有較大影響,“每一集出,行銷以萬計,不待助而傳”。191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85年北京市中國書店影印重版。
上一篇:《楊仲弘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梁溪漫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