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提要辯證》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代表著我國傳統目錄學的最高成就,但由于提要出自眾人之手,且成書倉促,作者無暇細讀原書,考證多有不周。《總目》成書之后,就有不少學者發現了書中的紕漏,但由于《四庫全書》及《總目》都是乾隆欽定的官書,所以從來無人敢對《總目》提出正面的批評,直到清末陸心源想要著書糾正《總目》的闕失,俞樾還勸告他不要惹是生非。清朝滅亡后,學者們不再有所忌諱,考辨《四庫提要》的著作才應運而生,余嘉錫的《四庫提要辯證》就是其中之一。
余嘉錫是現代著名的目錄學家,他前后用了50年時間,致力于《四庫提要》的考證辨述,并對所論述的許多種古籍,從作者、內容到版本流傳情況,都作了翔實的考證,對史部和子部書籍致力尤勤。他的許多考證成果都早已得到學術界的認同,例如《靖康要錄》不題撰人,他考證出作者應是汪藻;《隆平集》舊題曾鞏撰,但前人提出了懷疑,他引證大量的材料,證明此書確系曾鞏所作;《南方草木狀》題名嵇含,他考定嵇含原書早佚,今本實為宋人抄撮群書而成的一部偽書;《愛日齋叢鈔》不知作者是誰,他考出是宋人葉置所作;《西京雜記》的作者舊有劉歆、葛洪兩說,他經過周詳的考證,論定其作者應是葛洪;《野外類稿》舊題洪邁作,他考證出這是清人所造的一部偽書,其內容全部取自朱松《韋齋集》。如此種種,現在都已被學者們視為定論。
作者撰此書始于民國初年,結集之前曾在報刊上發表部分篇章,1937年作者自己排印了史部和子部的寫定稿220余篇,1958年,作者最后修訂全稿,成書24卷,共計490篇,由科學出版社出版。1980年中華書局又予以重印。
上一篇:《四庫提要補正》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四部備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