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英國作家約拿旦·斯威夫特發(fā)表于1726年的寓言小說《格列佛游記》描述了英國醫(yī)生格列佛航海遇險后的奇遇。他乘的航船遇難后,被居民身高只有6英寸的利立浦特小人國俘獲。該國兩黨之爭是由所穿鞋跟的高低引起的。格列佛用尿撲滅了皇后寢宮的大火。他拒絕了皇帝利用他吞并另一小人國的要求,后逃離了此地。再次出海,格列佛被風(fēng)暴吹到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他被教堂般高的巨人當(dāng)作玩物展覽,幾經(jīng)危難后被皇后收買。格列佛向國王所炫耀英國的政治制度,被國王厭惡。3年后,他回到英國。后來,他又隨船出海,遭海盜劫持后漂流到幾座小海島。這里的科學(xué)院研究的是如何先蓋屋頂后打地基等問題。他看到一個飄浮在空中的飛島,飛島上住著整天沉思默想的國王、貴族,他們須由別入用吹脹的尿泡拍他們的口、耳、眼才能交談和看東西。屬島的居民稍有不順,飛島便飛至其上空,斷其陽光,或以將其壓成齏粉相危脅。最后一次,格列佛以船長身份帶船出海,途中被叛變的水手放逐到“慧骃國”,那里的統(tǒng)治者是有高度理性的馬,而人形的耶胡則是些貪婪、兇殘、歹毒的役畜。格列佛被賢馬的美德所感化,欲在此永久居住,但遭拒絕。回國后,他看破紅塵,終生與馬為友。在這部諷刺作品中,斯威夫特尖銳地揭露了富人和窮人的對立和深刻矛盾。借慧骃國的奇聞趣事表明,如果人類讓貪欲戰(zhàn)勝理智,就會墮落為罪惡的人形動物。作品表達(dá)了作家激進(jìn)的民主傾向。《格列佛游記》首創(chuàng)的寓言體小說對后世產(chǎn)生很大影響,有塞繆爾·勃特勒的《埃瑞璜》、奧爾德斯·赫胥黎的《奇妙的新世界》、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農(nóng)莊》等仿效之作。《格列佛游記》有1979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張建的譯作及各出版社的多種簡寫本、改寫本。
上一篇:《杰克·倫敦短篇小說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桂海虞衡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