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昭陵
【出典】 《舊唐書》卷三《太宗本紀》:“(五月)己巳,上崩于含風殿,年五十二。……八月丙子,百僚上謚曰文皇帝,廟號太宗。庚寅,葬昭陵。”
【釋義】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寢,后因用以代稱唐太宗。
【例句】 況當年定計,昭陵與子,勛勞在、諸公上。(黃庭堅《鼓笛慢·黔守曹伯達供備生日》387)這里借以代指宋太宗趙光義。按《宋史·曹彬傳》:“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議征太原,召彬問曰: ‘周世祖及太祖皆親征,何以不能克?’彬曰:‘世宗時史彥超敗于石嶺關,人情驚擾,故班師。太祖頓兵甘草地,會歲暑雨,軍士多疾,因是中止。’太宗曰:‘今吾欲北征,卿以為何如?’彬曰:‘以國家兵甲精銳,剪太原之孤壘,如摧枯拉朽爾,何為而不可?’太宗意遂決。”句中之“定計”事指此。此詞上片全以曹彬喻曹伯達,因而標舉議征太原事。
上一篇:典故《昭陽第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杖頭掛百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