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長慶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陽人。為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唐代著名文學家。元稹和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二人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樂府詩在元詩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寫樂府詩的時間比白居易要早,《樂府古題》19首、《新題樂府》12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樂府古題》的《織婦詞》、《田家詞》是較好作品。長篇敘事詩《連昌宮詞》,在元集中也被列入樂府類,全詩借“宮邊老翁”之口,追敘安史之亂前后的政治興衰征象及其原因,旨含諷諭。此詩與白居易《長恨歌》齊名,“鋪寫詳密,宛如畫出”(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元詩最具特色也最為人傳誦的是悼亡詩1卷,其中的《遣悲懷》3首,感情真摯,辭亦清雋,“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感人至深,是悼亡詩的上乘。其艷詩富于詞藻,精于描繪,以情動人,亦屬佳作。晚唐黃滔說:“大唐前有李杜,后有元白,信若滄溟無際,華岳干天。”(《答陳磻隱論詩書》)肯定了元稹在唐代詩壇上的地位。清人趙翼說:“白自成大家,而元稍次。”(《甌北詩話》)定出了元白之次第。黃趙之評,較為公允。在散文方面,元稹始以古文作制誥,廢駢文而不用,為人仿效,“自是司言之臣,皆得追用古道”(《制誥序》)。元稹又作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是唐傳奇名篇,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和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都是據此改編。
元稹自編其集《元氏長慶集》100卷,宋時只存60卷。1956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據明弘治元年楊循吉傳鈔宋本影印,并參考他本作了校訂,《全唐詩》存詩28卷。另有《元白詩選》(蘇仲翔選注),1957年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1982年中華書局出版冀勤點?!对〖?。
上一篇:《元代畫塑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先知》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