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梁漱溟著。商務印書館1922年出版發(fā)行,1987年重新影印出版。全書分為5章,并輯錄了“補遺”——梁漱溟先生關于東西文化研究的10篇文章,還輯錄了本書第1、3、8版自序和附錄《人心與人生自序》,共19萬字。該書是梁漱溟先生1920年在北京大學和1921年10月在山東省教育會會場的講演記錄編成的,是他早期最重要的一部學術著作,也是我國較早系統(tǒng)研究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的重要著作。當時正值“五·四”運動前后,新舊思想交鋒十分激烈,對待東西文化的問題也顯得十分突出。“一出房門,看見街上的朋友,聽見各處的情形,在在觸動了我研究文化的結論,讓我不能不憤然的反對佛家生活的流行,……我又看見西方人的可憐,他們當此物質的疲敝,要想得精神的恢復,而他們所謂精神又不過是希伯來那點東西;左沖右突,不出此圈,真是所謂未聞大道,我不應當導他們于孔子這一條路來嗎? 我又看見中國人蹈襲西方的淺薄,或亂七八糟,弄那不對的佛學,粗惡的同善社,以及到處流行種種怪秘的東西,東覓西求,都可見其人生的無著落,我不應當導他們于至好至美的孔子路上來嗎!無論西洋人從來生活的猥瑣狹劣,東方人的荒謬糊涂,都一言以蔽之,可以說他們都未曾嘗過人生的真味,我不應當把我看到的孔子人生貢獻給他們嗎! 然而西洋人無從尋得孔子是不必論的;乃至今天的中國,西學有人提倡,佛學有人提倡,只有談到孔子羞澀不能出口,也是一樣無從為人曉得孔子之真,若非我出頭倡導,可有那個出頭?這是我自己來做孔家生活的緣故”。梁漱溟先生在自序中闡述他研究東西文化的目的及其基本觀點。該書開我國東西文化比較研究的先河,對今天東西文化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上一篇:《東方舞苑花絮》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中興小歷》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