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修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元劉因所撰之詩文集,又稱《靜修先生文集》。其主要版本有:元至順元年庚午(1330)宗文堂刊本(藏北圖)、清抄本(宋賓王校并跋,又自《容城兩賢集》鈔入補遺1卷,藏北圖)、《四部叢刊》本。
劉因(1249~1293),初名骃,字夢驥,改字夢吉,號靜修,保定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經學貫通,文詞浩瀚,杜門授徒,不妄接人。 至元十九年(1282)征為右贊善大夫。未幾辭歸,二十八年復征為集賢學士,不赴。卒后追謚文靖。著有《四書集義精要》、《靜修先生文集》。
《靜修集》,25卷,卷1辭2章、五言古詩34首;卷2和陶詩76首;卷3七言古詩23首、雜言5首;卷4五言律詩37首、七言律詩69首;卷5五言絕句37首、七言絕句94首;卷6近體樂府22首;卷7雜著5首、釋萊先圣文1首、與政府書1首;卷8碑銘5首;卷9碑銘表志;卷10記10首;卷11序說16首;卷12序說、銘贊、雜文29首;卷13五言古詩38首;卷14七言古詩32首、雜言2首;卷15五言律詩36首、七言律詩32首;卷16七言律詩59首;卷17五言絕句15首、七言絕句71首;卷18七言絕句61首、樂府11首;卷19五言古詩8首、七言古詩8首、五言律詩29首;卷20七言律詩41首;卷21七言絕句53首;卷22雜著7首;卷23書8首;卷24記序、哀辭、贊疏、題跋11首;卷25先世雜事記8首。
劉因之詩文集,元至正年間,官為刊行,因其所居齋名之曰《靜修集》。紀昀在《四庫全書·靜修集提要》中說:“(劉)因研究經學,沉潛于周、程、張、朱之書,而通其突奧。”劉因的詩情韻生動、逼近唐人。如《詠梅》:“燕南舊無梅,寒花為誰芳?月色隱清艷,幽香竟難藏。寸心警殘雪,孤根待朝陽。只有橫斜枝,萬里同昏黃。”《登雄州城樓》:“古戍寒云接渺茫;故鄉游子動悲涼。江山自古有佳客,煙雨為誰留太行?野色分將愁外綠,物華呈出夜來霜。海門何處秋聲急,極目滄波空夕陽。”其詩中秀句,亦往往有之。如《淺酌》:“流鶯暗逐春光老,獨鶴潛驚夜景分。”《游郎山》:“危關度雪嶺,亂石通荒蹊。”《觀雷溪》:“奇聲猛狀萬萬古,山根幾許猶崔嵬。”《野亭會飲》:“春色十分看欲盡,鳥聲千種聽難真。”顧嗣立在《元詩選》中說:“靜修詩才超卓,多豪邁不羈之氣”。
上一篇:《青瑣高議》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非草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