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東周列國志》是一部演述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的小說。它源于馮夢龍的《春秋列國志》。清代文人余邵魚又對這部書加以修潤,更名為《東周列國志》共108回。《東周列國志》起于周宣王執(zhí)政,迄于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其間500多年的歷史。內容主要是反映東周時期各諸侯國君的執(zhí)政生活。如揭露周幽王、陳靈公的荒淫無恥,宋康王、晉靈公的殘酷暴虐。對宋襄公愚蠢至極的“仁義之舉”也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小說對于政治開明有作為的統(tǒng)治者也給予了肯定。如魏文侯任用西門豹治理鄴郡,齊威王“修法令而督奸吏”。楚悼王命吳起改革,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東周列國志》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其中多有一些情節(jié)生動、語言豐富的篇章。如《西門豹治鄴》中為河神取婦一段描寫,整篇文章絲絲入扣,動人心魄,且人物刻畫細膩、逼真。
作品雖為小說形式,但由于依據史料進行創(chuàng)作,仍不失為一本較有意義的歷史教科書。
本書有星聚堂本,義和齋本,漢口森寶齋硃墨本,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該書。
上一篇:《世界史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