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簡介|介紹|概況
五代詞篇名。南唐中主李璟作。詞牌一作“山花子”。據《十國春秋》記載,此詞乃李璟于暑月在北苑曲宴手寫賜歌人王感化的。后主即位,感化以其詞札上之。后主感動,賞賜感化甚優。馬令《南唐書》云:“元宗樂府辭云: ‘小樓吹徹玉笙寒’,延巳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之句,皆為警策。元宗嘗戲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如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元宗悅。”陸游《南唐書·馮延巳傳》云:“時喪敗不支,國幾亡,稽首稱臣于敵,奉其正朔以茍歲月,而君臣相語乃如此?!毕鄠魍醢彩鴨桙S庭堅:李后主小詞何處最好?庭堅以“一江春水向東流”為對。王安石誤以中主此詞為后主所作,說“未若‘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最好”(《見《苕溪漁隱叢話》引《雪浪齋日記》)。《雪浪齋日記》以為李后主詞,說: “意興凄涼慘憔,實為亡國之音”(《蓼園詞選》引)。明沈際飛說:“字字秋氣?!?《草堂詩余正雋》)清王國維評曰:“南唐中主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乃古今獨賞其‘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人間詞話》)今人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說:“內容還是離愁別恨,但境界更闊大,感慨也更深沉了。從作品所流露的濃厚感傷情調看,當是他后期的作品。”夏承燾說:“這雖然是一首描寫思婦的詞,但實際上作者是通過這個題材來抒寫自己的心情。”“他在位的十九年中,都在憂愁悔恨中過日子?!薄袄瞽Z的詞是消極哀怨的,這決定于他的階級地位和他那種特殊的境遇。但是他能如實寫自己的感情,這就不同于內容浮艷空虛的花間體詞,他是李煜的先驅”(《唐宋詞欣賞》)。靳極蒼說:“描寫一個少婦遠思征人的痛苦之情?!薄啊谴祻赜耋虾?,吹的時間長了,于是吹笙的手指就覺得寒冷了,就是停止吹了”(《唐宋詞百首詳解》)?!靶谴祻赜耋虾?,俞平伯說:“笙以吹久而含潤,故云‘寒’,”“倚闌干”的“倚”,俞平伯說:“明呂明遠本作‘寄’,《讀詞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雖好,文義比較晦,今仍從《花庵詞選》及通行本,作‘倚’”(《唐宋詞選釋》)。周振甫說: “這首詞的作年不詳?!倍鴱摹赌咸茣ね醺谢瘋鳌酚涊d來看,好象在即位初寫的。從陸游《南唐書》記載來看,又好象在喪敗不支時作的,后一說可能符合詞的內容。關于首二句的寄托,以及與“細雨”二句的優劣比較,周振甫說:“拋開全篇,光看上半闕,確實是寫眾芳蕪穢,美人遲暮。這正是屈原在《離騷》中所寫的,那它的意義就極為深刻,不是‘細雨’一聯所能比。結合全篇來看,它是寫思婦的怨恨,不是寫棄婦。《離騷》的香草美人,可用棄婦來比,屈原被懷王所棄,跟棄婦較合,跟思婦不盡切合。思婦表達夫婦有感情深摯,與懷王棄屈原的情事不合。從思婦的怨恨說,‘細雨’一聯寫得深細,‘小樓’句更是新的創造,所以推重這聯是有道理的。不過詞的寄托很復雜,用思婦來比《離騷》的含義,確是不甚切合。倘從另一角度看,作者倘借思婦眼中的眾芳蕪穢、美人遲暮,用花葉凋零來比周師進攻,割江北地求和,感嘆南唐的沒落,那末這兩句里有家國之痛,又跟《離騷》的家國之痛的用意相似。這種感情,雖不是思念遠人的感情,但思婦又對景傷情,感嘆自己的青春易逝,也不妨有這種感情。在這種感情里,正不妨借花葉凋零來寄托家國的衰敗,這又反映了王國維的家國身世之感,那它就勝過了‘細雨’一聯了??傊澝馈氂辍宦撌菑乃紜D的思念遠人著眼的,贊美‘菡萏’一聯是從思婦的感傷身世著眼的,這種感傷身世更易引起后世身處亂離中的文士的感觸,更會從花葉凋零中引起家國衰敗之感,更覺意味深沉。這樣看來,王國維的意見更見深沉,在其中更反映王國維的家國和身世之感?!?《唐宋詞鑒賞辭典》)徐培均以為王國維“以《離騷》為喻,說明詞中有所寄托,當然也極有見解。然而從詞的內容來看,主要在于悲秋懷人,它寫一個女子看見荷花凋零,自傷憔悴;又在夢中見到征人,醒來卻是只身處于回蕩著凄涼樂聲的小樓。出于萬分無奈,她只好淚珠暗彈,倚樓凝望了。”(《唐宋詞小令精華》)李璟生活在南唐國勢江河日下的時代里,其感傷哀怨的心情表現在詞中,便顯示出一種衰颯的氣象,即便是寫男女離情別緒的作品中,也比一般的同類詞顯得悲愴一些,這首詞就是這樣。詞寫得細膩深婉,確為抒情詞的上乘之作。
上一篇:《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浣紗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