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陸灼
趙有方士好大言,艾子戲問之曰:“先生壽幾何?”方士啞然曰:“余亦忘之矣。憶童稚時,與群兒往看宓羲畫八卦,見其蛇身人首,歸得驚癇。賴宓羲以草頭藥治,余得不死。女媧之世,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余時居中央平穩之處,兩不能害。神農播厥谷,余以辟谷久矣,一粒不曾入口。蚩尤犯余以五兵,因舉一指擊傷其額,流血被面而遁。蒼氏子不識字,欲來求教,為其愚甚,不屑也。慶都十四月而生堯,延余作湯餅會。舜為父母所虐,號泣于旻天,余手為拭淚,敦勉再三,遂以孝聞。禹治水經余門,勞而觴之,力辭不飲而去。孔甲贈余龍醢一臠,余誤食之,于今口尚腥臭。成湯開一面之網以羅禽獸,嘗面笑其不能忘情于野味。履癸強余牛飲,不從,置余炮烙之刑,七晝夜而言笑自若,乃得釋去。姜家小兒釣得鮮魚,時時相餉,余以飼山中黃鶴。穆天子瑤池之宴,讓余首席;徐偃稱兵,天子乘八駿而返,阿母留余終席。為飲桑落之酒過多,醉倒不起。幸有董雙成、萼綠華兩個丫頭相扶歸舍,一向沉醉,至今猶未全醒,不知今日世上是何甲子也。”艾子唯唯而退。
俄而,趙王墮馬傷脅,醫云:“須千年血竭傅之乃差。”下令求血竭,不可得。艾子言于王曰:“此有方士,不啻數千歲,殺取其血,其效當愈速矣。”王大喜,密使人執方士,將殺之。方士拜且泣曰:“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東鄰老姥攜酒為壽。臣飲至醉,不覺言詞過度,實不曾活千歲。艾先生最善說謊,王其勿聽。”趙王乃叱而赦之。
——《艾子后語》
〔注釋〕 趙:指戰國時趙國。方士:我國古代好講神仙方術的人。 宓(fú)羲:神話傳說中三皇之一。傳說蛇身人首,有圣德。曾坐在方壇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分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相互搭配又成六十四卦,后世用以占卜。 癇(xián):癲癇,俗稱羊癇風。 神農:神話傳說中三皇之一。相傳是制作耒耜,教民耕種五谷的圣帝。 辟谷:不吃糧食。古代方士的一種修煉術。 蚩尤:神話中東方九黎族首領。有兄弟八十一人。相傳以金作兵器,并能喚云呼雨。后與黃帝戰于涿鹿,失敗被殺。五兵:五種兵器:戈、殳、戟、酋矛、夷矛。一說為矛、戟、鉞、楯、弓矢。 蒼氏子:蒼頡(也作倉頡,傳說為創造漢字者)的后代。此處或即指蒼頡,本戲謔文字,不必坐實。 慶都:上古帝嚳的妃子,唐堯的母親。《帝王紀》載她懷孕“十四月生堯”。 湯餅會:舊俗,生兒三日設筵招待親友,稱湯餅會。 號泣于旻(mín)天:《書·大禹謨》:“帝(指舜)耕于歷山,往于田,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負罪引慝。”旻天,老天。慝(tè),過惡。 孔甲:夏禹的后代,為帝時,諸侯叛亂,“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史記·夏本紀》)。醢(hǎi):用魚、肉制成的醬。此指龍肉。 成湯:商代第一個君主。子姓,名履,又名天乙。《史記·殷本紀》載成湯外出,見野人張網四面而捕禽獸,成湯開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履癸:即夏桀,夏朝末代君王,暴君。《韓詩外傳》:“桀為酒池,可以運舟,糟丘足以望十里,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牛飲,指放量狂飲。 炮烙之刑:商朝末代君王商紂設置的酷刑。其法將油涂在銅柱上,下置炭火燃燒,將受刑者貼于銅柱上處死。 姜家小兒:指姜尚,即姜子牙。 穆天子瑤池之宴:《穆天子傳》載:周穆王(西周第五帝)十七年,西征至昆侖山,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次年,穆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瑤池:西王母居住地。 “徐偃(yǎn)稱兵”二句:周穆王西征時,徐國諸侯叛周,自稱徐偃王,起兵響應的有三十六國。穆王乘八駿馬而返,命楚伐之。徐偃王因愛民,不戰而敗。 桑落之酒:古代一種美酒。《水經注·河水》云是河東鄉民劉墮所釀,其最后釀成在桑落之日,故名。又《酒史》云河東桑洛坊有井,每至桑落時,取其寒暄得宜,以井水釀酒甚佳。 董雙成、萼綠華:西王母身邊的兩名侍女。 血竭:即麒麟竭,中藥名。出產于海南與廣東一帶,原是一種高大的喬木分泌流滴下來的膠飴狀脂液,久而堅凝如干血,故稱。有破積血、止金瘡血等特效。傅:通“敷”。差:即“瘥”,病愈。 啻(chì):止;僅。
說大話,吹牛皮,是古代游方道士的看家本領。他們憑著兩爿嘴皮,舌翻波瀾,奔走曳裾王公貴族之門,小則哄得衣食酒肉,大則撈取富貴利祿,實在是一伙不勞而獲的江湖騙子。本文這位方士,其“大言”令人咋舌,頗可摘取“吹牛”大賽的金牌。艾子問他年齡多大,他巧舌如簧,洋洋灑灑編了一大篇鬼話,使人欽佩他的異想天開與大言不慚。
縱觀方士的大話,有三個特點:一是胡吹亂編。為了吹噓自己長壽,他追述了從三皇五帝直到西周歷時數千年的非凡經歷,歷史或神話人物宓羲、女媧、神農、蚩尤、蒼氏子、慶都、堯、舜、禹、孔甲、成湯、履癸、姜子牙、穆天子、西王母、董雙成、萼綠華等都與他有直接或間接的密切關系。真是神乎其神,極盡吹法螺之能事。二是自我標榜。胡吹亂編的目的,在于自我標榜,用以嚇唬人、鎮住人,而后才能恣其所欲。他有“辟谷”之道,能長生不死;兇神惡煞蚩尤用五兵攻打他,他僅用一個手指把對方打傷逃跑;履癸用炮烙極刑處死他,他居然經七晝夜而“言笑自若”:顯得他道行高深,有金剛不壞之身。舜的大孝,是他“敦勉”造就;他曾當面譏笑成湯開網羅禽獸是為了吃野味;西王母招待穆天子的瑤池宴,尊他為“首席”:可見他地位的尊貴崇高。他簡直把自己捧到了云端之上,成了無與倫比的偉人。三是死無對證。這是吹牛標榜的不二法門。方士的履歷敘到瑤池宴為止,以后沉醉昏睡了幾百年,現在醒來還不知是何世。真是妙不可言,到哪里去查證他的光輝而不朽的歷史?
艾子很有智慧,他知道難于用話語盤詰,所以聽后“唯唯而退”,等待機會。當趙王墮馬傷脅,需用千年血竭治療時,艾子立即找到了懲治騙子的辦法。方士被捕而且將被殺時,又是拜又是泣,如實地招了供,西洋鏡徹底穿幫。自我吹噓,自我揭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筆鋒何等尖利、辛辣。
上一篇:《呆子·〔明〕馮夢龍》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大鼠·〔清〕蒲松齡》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