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肥》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白居易作。原為《秦中吟》十首之七。白居易《秦中吟》序:“貞元、元和之際,予在長安,聞見之間,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為《秦中吟》。”今人霍松林《白居易詩譯析》:“據史書記載:元和三年冬至四年春,江南大旱。白居易曾和翰林學士李絳聯名上書,請求減免災區的租稅。這首又題為《江南旱》的“輕肥”詩,就是這時寫的。“江南旱”與‘輕肥”,這是尖銳對立的生活現象。作者在關懷江南旱災、痛心于‘人食人’的慘象的時候,卻看到掌握朝廷軍政大權的宦官們不管人民死活、窮奢極欲、豪華糜爛的生活圖景,異常憤慨。于是以‘人食人’的慘象作對照,勾畫了這幅肆意揮霍人民血汗的生活圖景,揭示出封建統治者與人民的尖銳矛盾。”今人周汝昌、顧學頡《白居易詩選》:“‘輕肥’二字,本于《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杜甫《秋興八首》也有‘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的句子,因用來指達官顯宦,兼喻其生活之豪奢。正當他們‘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的時候,江南的老百姓卻餓得‘人食人’!把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生活,作了強烈對比,透過這個對比,使人認識到當時社會中的矛盾。作者繼承了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實主義精神,而加以具體發揮,讀來使人深受感動。”此詩題目《才調集》作《江南旱》。通過對“內臣”們終日豪華糜爛、窮奢極欲的生活場景的描寫,對上層統治集團揮霍民脂民膏的罪行,進行了撻伐;對勞動人民的痛苦和不幸,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詩以赴宴、席間、宴后為序,描寫“內臣”們的跋扈驕奢。他們意氣驕橫沖天,鞍馬光照塵土,朱紱紫綬,官封大夫、將軍,原來是去神策軍中赴宴,氣焰何等逼人。宴席之上,名果佳肴,美酒金樽;宴罷,食飽酒酣,意氣益發驕橫。尾二句筆鋒陡轉,推出此時江南大旱,饑民相食的慘象。可謂波瀾頓起,驚心動魄。動用對比手法,把兩種截然相反的社會現象并列在一起,不作說明,不發議論,在鮮明的對比中充分揭示出社會的黑暗,有撼人心魂的力量。
上一篇:《賦得古原草送別》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進學解》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