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隨園君墓志銘》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清姚鼐作。墓志銘,文體的一種。一般包括志和銘兩部分。志多用散文撰寫,似傳記,敘死者姓氏、生平等;銘是用韻文來統括全篇,是對死者的贊揚、悼念之詞。袁隨園,即袁枚,字子才,號簡齋,又號隨園老人。近人王文濡《清文評注讀本》說:“隨事序次。將隨園一生事實,羅列無遺,而不滿之意,隱約自見,讀者可與言外會之。”今人馬茂元、王從仁說:“姚鼐是一位‘有所作必歸于扶樹道教講明正學’的人,對袁枚的“性靈說”不盡贊同。因此,頌揚之中,也略含微詞,‘自喜其意’四字,已隱約可見姚鼐褒貶之義。更明顯的是,袁枚以詩見長,姚鼐對其古文、四六體評價極高。稱為‘通乎古法’,對詩卻偏偏評曰:‘于為詩尤縱才力所至。’逞才使氣,在桐城派看來,并非上乘,如果將此與袁枚‘一代文宗才力弱,望溪(方苞)文章阮亭(王士禎)詩’的看法相對照,不難看出分歧所在。當然,這一切,都在客觀的評述中悄悄帶過,不失桐城派‘雅正’家法。”(《古文鑒賞大辭典》)此篇全面地評述了袁枚的才學、人品和政績,高度贊揚了他在詩文方面卓著的成就和雅好賓客、獎掖后進的可貴品質。必須指出的是,由于作者是“桐城派”的奠基人,在文學主張上不茍同于袁枚所倡導的“性靈”之說,所以,不滿之意于文中亦隱約可見。全文記敘翔實,剪裁得當。述袁枚政績,惜墨如金;表彰其文學成就及高尚品格,則縱筆恣肆,詳略適宜,主旨突出。語言簡潔,感情真摯,見解獨到,決非一般諛墓之詞可比。
上一篇:《行露》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西園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