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李白作。《秋浦歌》共十七首,此為第十四首。清王琦《李太白全集》:“爐火,楊注以為煉丹之火,蕭注以為漁人之火,二火俱不能照及天地,其說固非。胡注謂山川藏丹處,每夜必發火光,所在有之。《輿地紀勝》:宣州有朱砂山,石竅中每發紅色,其大如月。又,赤溪,神龍初,有赤氣沖天,詔鑿之,溪水盡赤。第難定其所詠可處。此解亦未是。琦考《唐書·地理志》秋浦固產銀、產銅之區,所謂‘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者,正是開礦者冶鑄之火,乃足當之。郎,亦即指冶夫而言,于用力作勞之時,歌聲遠播,響動寒川,令我聞之,不覺愧赧。蓋其所歌之曲適有與心相感者故耳。赧字,當屬己而言。舊注謂赧郎為吳音歌者助語之詞,或謂是土語呼其所歡之詞,俱屬強解。”郭沫若《李白與杜甫》:“在這首歌里,他在歌頌冶礦工人。……寥寥二十個字,卻把冶礦工人歌頌得很有氣魄。‘秋浦,有銀有銅’,見《新唐書·地理志》。‘赧郎明月夜’與‘歌曲動寒川’為對句。 ‘赧郎’,舊時注家不得其解,其實就是銀礦或銅礦的冶煉工人。在爐火中臉被焮紅了,故稱之為‘赧郎’,這是李白獨創的辭匯。‘明月夜’的‘明’字當作動詞解,是說紅色工人的臉面使‘月夜’增加了光輝。工人們一面冶煉,一面唱歌,歌聲使附近的貴池水卷起了波瀾。這好象是近代的一幅油畫,而且是以工人為題材。”此詩是正面描寫和歌頌冶煉工人之作。它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瑰瑋壯觀的秋夜冶煉圖,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景,塑造了古代冶煉工人的高大形象。全詩字句精煉、傳神,豪邁的語言飽含著贊美之情。
上一篇:《秋思》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秋胡詩》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