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韓愈作。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張功曹,即張署。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張署和韓愈同在長安任監察御史,因天旱民貧,請寬延稅錢,觸怒德宗,被貶南方:韓愈貶陽山令,張署貶臨武令。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憲宗即位,大赦天下,韓愈改官江陵府法曹參軍,張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參軍。此詩是這年中秋節改官后在郴州時所作。詩中竭力描寫危苦的貶謫生活,并對獲赦量移時仍受到壓抑表示憤懣。”今人張國榮《唐詩三百首譯釋》:“詩從中秋夜飲寫起,借張署的‘聲酸辭正苦”的歌,極力刻畫南遷生活的艱苦和遇赦后仍遭壓抑等情狀,表達了他們對無辜遭貶的不滿和仕途坎坷的不平之鳴。最后以‘人生由命非由他’,宕開一筆,不去怨恨當權者的弄權,反怨自己命運不好,表面上是在勸解友人,自我安慰,實際仍是反語,是以達觀之詞表達強烈的憤怒感情”。此詩寫作者同張署赴貶所途中的艱難和貶所的險惡環境,以及遇赦后仍遭壓抑的情狀,最后以達觀之語寫悲憤之情,表達了對當時黑暗政治的強烈不滿。詩中設為二人對歌以表達彼此共同的遭遇和感慨,形式新穎別致。感情上由悲而喜,由喜而怨,最后在無可奈何中以故作曠達作結,抑揚開闔,波瀾曲折,有一唱三嘆之妙。韻腳靈活,起伏變化,使詩歌既雄渾恣肆又宛轉流暢。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贊其“高朗雄秀,情韻兼美”,足以當之。
上一篇:《何彼秾矣》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六丑·薔薇謝后作》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