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簡介|介紹|概況
《古詩十九首》篇名。徐陵《玉臺新詠》題為“枚乘雜詩”,今人多以為東漢末無名氏所作。關于此詩主旨,歷來說法不一。元劉履說:“客居遠方,思親友而不得見,雖欲采芳以為贈,而路長莫致,徒為憂傷終老而已。”(北大《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引)清張庚《古詩十九首解》說:“此亦臣不得于君之詩。”又引吳氏說:“‘芙蓉’、 ‘芳草’,喻仁義也。‘多芳草’,言富于仁義也。遺所思,報遺于君也。‘在遠道’,喻君門九重也。”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說:“此詩節短而托意無窮,古今同慨。‘顧’對‘涉江’而言之。 ‘涉江’ ‘舊鄉’,意用屈子。言舊鄉莫予知,故涉江而求知音.求而多得,終亦相與為無所遺。‘遠道’即指黃、農、虞、夏也。舊鄉本昔與遠道之人所同居,今反遠而漫漫,所以終老憂傷也。”姜任修《古詩十九首繹》、張玉谷《古詩十九首賞析》,則以為此詩是思婦之詞。謂“還顧望舊鄉”是思婦揣想行者的語氣。現在一般認為,此篇是一首寫游子思念故鄉和妻子的詩。首言采香花芳草欲贈所思;次言所思在“長路漫浩浩”的舊鄉;最后言夫婦“同心而離居”,故憂傷難遣。全詩在取材、造句和意境上.都深受《楚辭》的影響。其結構回環曲折,抒情纏綿悱惻,藝術感染力較強。
上一篇:《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淮中晚泊犢頭》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