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夫論》簡介|介紹|概況
政論著作名。東漢王符撰。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符傳》說:“自和、安之后,世務游宦,為途者更相薦引,而符獨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進。志意蘊憤,乃隱居著書三十余篇,以譏當時失得,不欲章顯其名,故號曰《潛夫論》。其指訐時短,討謫物情,足以觀見當時風政。”清劉熙載《藝概》說:“《潛夫論》醇厚,略近董廣川。”又說:“《潛夫論》皆貴德義、抑榮利之旨,雖論卜論夢亦然。”《四庫全書總目》說:“符書洞悉政體似《昌言》,而明切過之;辨別是非似《論衡》,而醇正過之。前史列之儒家,斯為不愧,惟《賢難篇》中稱鄧通吮痛為忠于文帝,又稱其欲昭景帝之孝,反以結怨,則紕謬最甚。是其發憤著書,立言矯激之過,亦不必曲為之諱矣。”此書凡十卷,合敘錄共三十六篇。內容是指陳時政得失,反對讖緯迷信,對當時官場的黑暗腐敗,豪門貴族的貪孌殘暴,社會風氣的浮侈敗壞,作了比較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文章樸素無華,筆鋒犀利,善于鋪陳,多用排偶,藝術成就也較高。
上一篇:《潛》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靈臺》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