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韻是以普通話讀音為依據的,沒有入聲的現代韻。中華詩詞學會的《中華新韻(十四韻)簡表》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詩韻新編》被公認為新韻的主要工具書。
近體詩可不可以用新韻?很多人以為不可。其原因有三:
(1)《平水韻》始終不是一種活在口頭或曾經活在口頭的現實語音,而是一種擬合的、長期保持恒定的“書面語音”。著名學者吳宓說:“《平水韻》可以構成中國各大方言的最大公約數。”毫無疑問,任何音系與任何一種現實的口語語音都存在差別。我國各大方言、各地方的人,用《平水韻》作詩,雖有少許偏差,但都能基本合用。如遇不合當今語言音韻的字,可以盡量避用或不用。不必用新韻來混淆視聽,說什么“雙軌運行”,既要熟悉《平水韻》,又要熟悉新韻,這不是增加初學者的難度嗎?
(2)《平水韻》有近千年的歷史,它為我國的詩歌寶庫帶來了星光璀璨的詩人群體和無數膾炙人口的詩歌作品。堅持用《平水韻》,就是保持我們對古典詩詞及傳統文化的聯系。這好比說我們現在用白話文,讀古文就比較困難了。
(3)新韻中入聲字已經消失。如果用新韻寫詩還說得過去,但若填詞則斷然不行,如果一味推行新韻,那么像《滿江紅》《念奴嬌》《憶秦娥》《聲聲慢》《雨霖鈴》等以押入聲韻而著名的詞牌就要消失了,這無疑是對文化領域的強拆。
新韻雖已實行,也有詩人在實踐中運用,不過佳作鮮少,建議初學者還是以《平水韻》著手學習為好,這樣可以更好地加強與唐詩宋詞之間的聯系。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鄰韻可以通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