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耕錄》簡介|鑒賞
明代文言筆記小說集。明陶宗儀撰。三十卷。有明成化十年刊本、明玉蘭草堂刊本、1923年武進陶湘影元刻本、四部叢刊三編影印元刻本、光緒十一年刊本、浙湖許恒元堂刻本、津逮秘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1914年上海廣益書局排印本、1959年中華書局排印本等。
此書記載了許多元代社會的掌故、典章、文物和史事,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如“五刑”條記元代的刑法, “公宇”條和“官制資品”條載元代的官制服飾, “錢幣”條論元代錢幣的發行,都是研究元代政治、經濟的重要資料。 “后德”記皇太子學儒,帝師啟太后曰: “向者太子學佛法,頓開覺悟。今乃受孔子之教,恐損太子真性。 ”太后曰: “我雖居于深宮, 不知道德,嘗聞自古及今,治天下者須用孔子之道。舍此它求,即為異端。佛法雖好,乃余事耳,不可以治天下。”反映了元代重儒教的思想文化傾向。
此書有些記載揭露了元代社會的黑暗。 “權貴擅政”表現了元代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斗及政局的混亂, “鬻爵”揭露了元代統治者的腐敗。 “義奴”條寫揚州富商曹家因財產糾紛,孤兒被誣陷毒殺叔父。太守知其冤屈,因達魯花赤與太守不和, 遂構成獄。其仆劉信甫到京師厚賂達魯花赤,始救少主出獄。由此可見元代蒙古官員的專橫和貪婪。所載“醉太平小令”更能切中時病,詞云: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p>
此書還廣泛論及詩文、戲劇、書畫碑刻等方面問題,對于文學藝術研究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院本名目”論宋金雜劇的體制和演出劇目, “雜劇曲名”錄元雜劇曲調名,對于研究中國戲曲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料。 “勾闌壓”記載至元壬寅松江府勾闌棚屋倒坍,壓死四十二人,反映了當時戲曲演出的情況和規模。 “文章宗旨”指出作詩要得性情之正,有關風化,古文以辨而不華,質而不俚為高,代表了元代詩文創作的傾向。 “寫山水訣”、 “寫象訣”論畫技畫理, “法帖譜系”、 “淳化閣帖”論書法發展,都有精到的見解。
此書記錄的傳聞軼事,對后世的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妻賢致貴”寫程鵬舉被虜,在張千戶家當家奴。張以虜到宦家女某氏妻之。婚后三日,某氏即勸其夫逃離張家。程鵬舉疑其受張命試探自己,將此事告知張千戶。張命箠之。越三日,復勸程出逃, 程又告知張。張遂將某氏鬻于他家。某氏臨行,以己繡鞋一易程一履。程感悟,奔歸宋,遂至富貴。后攜繡鞋尋妻,知某氏到市家后,守貞甚堅, 日夜紡織積金贖身,居城南庵中為尼,夫妻終于團聚。這個故事情節曲折,某氏通曉大義,雖受冤屈仍勸夫逃歸宋,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性格十分突出。 《醒世恒言》中《白玉娘忍苦成夫》,傳奇《分鞋記》、《易鞋記》皆據此改編而成。“不亂附妾”言秦昭游京師,其摯友鄧載托他攜帶一殊色女子同行,說此女乃他為某部主事所買妾。船至臨清,夜多蚊蚋。船上只有一頂蚊帳,秦昭只得與女子同帳共寢。到京師后,主事得知秦昭未帶家眷,孤男單女一路同行,心中不悅。三日后,主事謁謝,稱贊秦昭坐懷不亂。此事亦被改編為白話小說《坐懷能不亂》,收入《幻影》之中。 “勘釘”記姚忠肅公破案中案,后被移植到包拯身上,改編成白話小說。
此書敘事委曲詳盡,寫人性格鮮明,布局搖曳多姿,這些特點在“隱逸”一文中體現得最充分。此文言呂徽之先生博學能詩文,安貧樂道,以耕漁自給。一日攜楮幣詣富家易谷種,大雪中站立良久,無人顧問。聞閣中有人分韻作雪詩,苦吟弗就。先生不覺失笑。閣中諸貴游子弟聞之,出見,先生露頂短褐,布襪草履,甚輕侮之。先生揮筆立成二詩。眾人問其姓名,不答。眾皆驚訝曰:嘗聞呂處士名,欲一見而不能,先生豈其人邪?曰:我農家,安知呂處士為何如人?;葜?,怒曰:我豈取不義之財,必易之。刺船而去。眾人偵知其居處,雪晴往訪。惟草屋一間,家徒壁立。忽見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因天寒坐其中。眾人問其妻,知在溪上捕魚,至彼告以候謝之意。先生曰:諸公先到舍下,我得魚,當換酒飲諸公。少頃攜魚酒至,盡歡而散。次日,先生不知遷居何處矣。此文以夸張的筆法描繪了呂徽之的清貧,突出他安貧樂道、超塵脫俗的性格,寫呂徽之去富家易谷和眾人往訪二件事,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是一篇藝術性較高的小說。
上一篇:《轟天雷》簡介|鑒賞
下一篇:《郭子》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