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市探人蹤紅花場假鬧鬼》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二刻拍案驚奇》卷之四。
張廩生為奪家財,用五百兩銀子賄賂楊僉憲,但等不得審辦案件,楊僉憲就回籍去了。張廩生舍不得這五百兩銀子,跟蹤尋覓到楊僉憲的老家新都城。楊僉憲見張廩生前來討錢,設計殺害了他們主仆五人,掩埋在紅花場。過了一年多,張廩生的兩個兒子見父親杳無音訊,到新都尋訪,確知其父已被楊僉憲殺死,告官要求查辦。官府派兩公人打扮成收購紅花的商人,假紅花場鬧鬼,從知情人口里探得了張廩生被殺的真情和楊僉憲匿尸的地點。在取得此案的重要證據后,將楊僉憲逮捕法辦,人心大快。
凌濛初在小說中點明,這篇小說寫的是“本朝”事,很可能是他根據生活中的實事而創作的。它對于“又貪又酷”的封建官吏的抨擊,真是入木三分。“入話”的議論,鞭辟入里:“更有一等狠心腸的人,偏要從家門首,打墻腳起,詐害親戚,侵占鄉里,受投獻,窩盜賊,無風起浪,沒屋架梁,把一個地方攪得齏菜不生,雞犬不寧,人人懼憚,個個收斂,怕生出釁端……”。凌濛初認為,這“句句透切著今時病痛。”他借張廩生的口,喊出了“清平世界,難道殺了人不要償命的?”這樣憤怒的控訴,并在批語中反復強調:“透極世態”、“實有此事,非等閑語也”、“世人狠心人每每生此病”。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作者深刻揭露社會現實的鮮明態度。
從小說的藝術手法來看,本篇描寫案例的偵破,不是由于“巧合”、 “誤會”,或者是神靈的暗示,鬼魂的指點,而是依靠辦案人員的深入現場,調查研究,重在人證、物證的取得,較為真實、科學,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小說開始先敘寫張廩生的陰險,這是高明的一著,對主題的表達,起了“紅花綠葉”的烘托作用。作者對楊僉憲著墨不多,但隨著情節的發展,他的極端貪酷殘暴的丑惡面目,表露無遺,是一個刻劃得相當成功的貪官形象。淪入賣笑生涯,依靠皮肉賺錢的妓女湯興哥,把張廩生留下的衣物,妥善保管一年多,原封不動地交給他兒子。這和楊僉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和對比,足見作者筆力不凡。
上一篇:《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簡介|鑒賞
下一篇:《飛花詠》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