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傳》簡介|鑒賞
文言傳奇小說。明楊儀撰。共一卷。有借月山房匯鈔本、《香艷叢書》本,澤古齋重鈔本、《說庫》本題《李姬傳》,臺灣編輯出版的《筆記小說大觀》,也有此書的影印本。
此書寫的是元代末年一個名叫李金姬的少女,自幼“明敏妙麗,世罕其匹, 日誦古今經史及仙佛百家之書”,其“父得張明遠之傳,精于醫卜,悉以其術授之”,若“言人禍福皆響應”。當時正值張士誠帶領的農民軍起義,金姬及其父母全家被起義軍所擄,當時金姬年未及笄,分配在太妃曹氏(因當時張士誠已稱王)帳中為侍兒。因金姬善占卜,經常為張士誠的軍隊作戰勝負占卜,每言必中,因此深得張士誠的喜愛,父母也因此而封官。然張士誠入吳后驕奢淫逸,金姬為他的前途占卜,得知他日必亡,她將此卜的結果告知了父母。張士誠得勝后,自謂無后顧之憂,欲納金姬為妃,金姬苦辭不肯,于是以向曹氏謝恩為借口,念咒語自殺,保全了自己的貞潔。
在《金姬傳序》中有“吳之士喜談張氏有吳時事,其書所載有異聞,若《金姬傳》者,蓋海虞前憲州五川楊先生著也,予嘗數過姬墓,一丘穹然于水溪,聞其為借國之遺。”由此可見,金姬是實有其人的。而且由于金姬又是以善為張士誠的農民起義軍卜卦出名的,因此在小說中就用了大量的篇幅記敘和描寫了這些戰爭,如張士誠的農民起義軍是如何攻下常熟的,又是如何突破元丞相脫脫的重兵封鎖的等等。這些記敘非常詳細,對于了解當時的農民起義有一定的幫助。由于作者是完全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的立場上來對待農民起義的,因此張士誠的農民起義軍在他的筆下成了賊兵,而那些為了維護元王朝而瘋狂鎮壓農民起義軍的將領則成了千古英雄,如書中著意歌頌的元將楊椿就是一例。
此書另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帶有中國巫術的濃厚的神秘色彩,將一切都歸于天意。如寫金姬占卜之靈驗,寫金姬能“向天列拜長跪私祝”而至死,寫她死后因感張士誠夫人劉氏之恩,托夢給劉氏,使士誠二子免于難等等。
此書在結構上以單線敘述展開故事情節,所敘事多離奇,帶有怪誕色彩。以金姬為主線,貫穿書中其他各類事件。先敘述金姬家世,寫出了她先祖和父輩的生活,一直上溯到五世祖李嘉謨。從李嘉謨不拜偽齊官寫起,一直寫到由于戰亂頻繁,一家人流離失所,多年后金姬的父母發現他們竟是堂兄妹關系,羞慚無復自容。金姬知此事后,“剪發自誓,愿為尼以贖骨肉之恥”。以后則圍繞著金姬的占卜展開了農民起義軍的各場戰爭。一直到金姬死后托夢,農民起義被鎮壓結束。
《金姬傳》后附有《金姬傳》別記,記了“李嘉謨不拜偽齊官”和“楊椿死節靈異”兩條。“李嘉謨不拜偽齊官”寫了李嘉謨當時被齊帝劉豫招為婿(劉豫是南宋初年金統治者扶植的傀儡。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知濟南府,殺抗金將領關勝,降金。建炎四年受金冊封“齊帝”,后多次配合金兵攻宋,都遭失敗。紹興七年〈1137年〉被廢黜),“將加爵都尉,嘉謨堅辭不拜,然能謙恭下士,排難解紛,以全善類,人多德之。豫敗,故得免禍,歸田里為富翁。”“楊椿死節靈異”則一面歌頌楊椿的英勇節義,一面寫他死后托夢給妻子,讓妻子找到他的尸首,后妻子也隨之一塊兒盡忠死去。
上一篇:《金華子雜編》簡介|鑒賞
下一篇:《錦繡衣》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