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曝偶談》簡介|鑒賞
明代文言筆記小說。明顧元慶撰。一卷,有五朝小說本。此書自序云: “嘉靖辛丑新正五日,大雪。越三日,又大雪。而快雪時晴,相與二三子負暄于東檐之下,擁膝聯趾,清言竟日。與夫師友之所聞,傳記之所載,就日贅筆,浸復成編。不知奇溫之可獻,白醉之可樂, 遂名為《檐曝偶談》云。”
此書所記多日常言行,從小事中引發出大道理, 富有哲理性。有幾條記事文字活潑,詼諧中寓有深意。如:
東陽陳同甫嘗與客言,有一士鄰于富家, 貧而屢空,每羨其鄰之樂。旦日衣冠謁而請焉。富翁告之曰:“致富不易也。子歸,齋三日而后告子。”如言復謁,乃命待于屏間,設高幾,納師資之贄,揖而進曰: “大凡致富之道,當先去其五賊。五賊不除,富不可致。”請問其目,曰:即今之所謂仁義禮智信是也。士盧胡而退。
篇幅雖短,卻很講究章法。士人不耐清苦,向富人求教致富之道。富人先讓他齋戒三日,然后設幾納贄,寫得一本正經。富人先教以除五賊,好象要做一篇大文章,卻原來是拋卻仁義禮智信, “為富不仁”極普通的道理。這種虎頭蛇尾的寫法,給讀者一種幽默感,但文章反映出當時士人求富的心理,以及五賊不除,富不可致的道理,卻是深刻的。
上一篇:《楚巫》簡介|鑒賞
下一篇:《沈小官一鳥害七命》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