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錄》載:“辛稼軒患疝疾,一道人教以薏苡米,用東壁黃土炒過,水煮為膏,服數服即消,程沙隨病此,稼軒以方授之,亦效。”予苦疝十七年矣,一日陳悅巖相國讀《倦游錄》,鈔以見示。明日,往暢春苑,相遇,予曰:“承公惠妙方,當愈宿疴,又以自負。”相國問何故。予曰:“此疝辛稼軒、程沙隨都曾害過,正自不惡,與二公同病相憐,豈復尋常人哉!”聞者皆為絕倒。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六
[述要] 《倦游錄》記載:“辛棄疾(號稼軒)患疝癥,有一道士教給他一個土方: 用薏苡米和東壁黃土一塊炒,然后用水煮成膏狀,服食數帖就可痊愈。程迥(號沙隨)也患此癥,辛就把此方傳授給他,程如法炮制,果然有效驗。”王士禛患疝疾已有十七年,有一天相國陳悅巖讀《倦游錄》,讀到此事,就抄錄下來給王。次日,王前往暢春苑,路上遇到陳,王便說:“承蒙你授我方子,我的病一定會痊愈,但我又為我的病感到自負。”陳問是何緣故。王答:“此病辛棄疾、程迥都曾患過,也正不錯,和二位老前輩同病相憐,難道還是普通人嗎?”聽的人都為之絕倒。
[事主檔案] 王士禛(1634—1711) 清詩人。死后因避雍正(胤禛)諱,改稱士正,乾隆時,詔命改稱士禎,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桓臺)人。順治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謚文簡。論詩創神韻說。所作多寫日常瑣事及個人情懷,模山范水,吟詠風月。亦能詞。有《帶經堂集》等。又曾自選其詩為《漁洋山人精華錄》。另有筆記《居易錄》、《池北偶談》等多種。
上一篇:《代友遠任 柳宗元 劉禹錫》
下一篇:《以米沽名 陳桕 倪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