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年奉詔修《冊府元龜》,每數卷成輒奏之,比再降出,真宗常有簽貼,有少差誤必見,至有數十簽。大年雖服上之精鑒,而心頗自愧。竊揣上萬幾少暇,不應能如此。稍訪問之,乃每進本到,輒降付陳彭年。彭年博洽不可欺毫發,故謬誤處皆簽貼以進。大年乃盛薦彭年文字,請與同修,自是進本降出,不復簽矣。 ○宋·張耒《明道雜志》
[述要] 楊億(字大年)受命編寫類書《冊府元龜》,編成幾卷就送宋真宗趙恒一覽。等到發還一看,常有簽條貼在上面,哪怕是小小的差錯也會被注意到,甚至一次有數十條簽。楊心中又佩服又慚愧,但又暗想真宗少有空閑,不可能如此精鑒。細加訪察,原來送給真宗閱覽的稿本先給陳彭年審看,陳胸羅萬卷,學問淵博,謬誤之處很難逃過他的眼睛,都用簽條貼出,再送呈真宗。于是楊極力舉薦陳,讓陳一起參與編修《冊府元龜》,從此送呈皇帝的稿本在發還時再也沒有簽貼了。
[按語]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四之四謂“陳彭年方以文史進,亦忌公名出己右,相與擠之。”
上一篇:《千軸一書 柳開 張景》
下一篇:《又何仁也 劉徹 東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