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反離騷
【出典】 《漢書》卷八七上《揚雄傳》:“(揚雄)又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崏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離騷》。”
【釋義】 揚雄認為屈原不遇是命運所致,不必因怨憤而投江,遂取《離騷》文反其意而作《反離騷》。后人常借以喻指非怨刺的作品。
【例句】 ①昇平代,憑高望遠,當賦反離騷。(王以寧《滿庭芳·重午登霞樓》1063)這里以反離騷為喻,表示當以詩賦歌頌昇平。②宋玉悲秋合反騷,陶潛把菊任持醪。(韓淲《浣溪沙·秋思》2262)這里用反離騷典,表示自己的秋思不同于宋玉悲秋的愁苦,而是放達自適。
上一篇:典故《反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反袂傷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