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廟瑟
【出典】 《禮記·樂記》:“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非至味也。清廟之瑟,朱絃而疏越,一唱三嘆,有遺音者矣。”
【釋義】 廟瑟即清廟之瑟,指在宗廟(清廟)之中祭祀祖先時用瑟演奏的樂曲。它節奏紆緩,典雅而激越。后多用作詠雅樂的典故。
【例句】 聞廟瑟音,識關睢亂,詩學專門盡不妨。(劉克莊《沁園春·寄竹溪》2597)這里的“廟瑟”指雅樂。意為林竹溪精通詩學與音樂,他聽到演奏,就可以知道屬于某樂曲的某一節。用此典點明林竹溪是從儒者角度去認識詩樂的。
詩詞典故·廟瑟
【出典】 《禮記·樂記》:“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非至味也。清廟之瑟,朱絃而疏越,一唱三嘆,有遺音者矣。”
【釋義】 廟瑟即清廟之瑟,指在宗廟(清廟)之中祭祀祖先時用瑟演奏的樂曲。它節奏紆緩,典雅而激越。后多用作詠雅樂的典故。
【例句】 聞廟瑟音,識關睢亂,詩學專門盡不妨。(劉克莊《沁園春·寄竹溪》2597)這里的“廟瑟”指雅樂。意為林竹溪精通詩學與音樂,他聽到演奏,就可以知道屬于某樂曲的某一節。用此典點明林竹溪是從儒者角度去認識詩樂的。
上一篇:典故《岷峨雪浪》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彌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