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
【出典】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列傳》:“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東漢·王逸《楚辭章句·九辯·序》:“《九辯》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閔惜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漢書》卷三十《藝文志》:“宋玉賦十六篇。楚人,與唐勒并時,在屈原后也。”
【釋義】 宋玉為戰(zhàn)國楚人,稍后于屈原,或說為屈原弟子,曾任楚大夫。工于辭賦,作有《九辯》,文中自述忠于楚王,而不被理解。《文選》著錄署名宋玉之作有《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九辯》、《對楚王問》六篇。后世用作詠失意文士的典故。
【例句】 ①宋玉事襄王,能為高唐賦。(李白《贈溧陽宋少府陟》1746)這里以宋玉借指宋陟,謂宋陟能文。②襄王憐宋玉,愿入蘭臺宮。(李白《寄上吳王三首》其三1778)這里以宋玉自比,借以向吳王表示希望得到援引。③高丘懷宋玉,訪古一沾裳。(李白《宿巫山下》1849)這里用宋玉作《高唐賦》事,借以自述宿巫山的追古之情。④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潔。(李白《感遇四首》其四1865)這里以宋玉事楚王事,比喻自己供奉翰林。⑤楚王猶自惑,宋玉且將歸。(岑參《送崔全被放歸都覲省》2070)這里以宋玉借指崔全,謂崔氏失意罷歸。⑥侍臣雙宋玉,戰(zhàn)策兩穰苴。(杜甫《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敘懷斐然之作三十韻》2563)這里用宋玉比擬薛明府,稱美他有文才。⑦尋常輕宋玉,今日嫁文鴦。(李賀《謝秀才有妾縞練改從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后生感憶座人制詩嘲謝賀復繼四首》其四4413)這里以宋玉喻指謝秀才。⑧誰傷宋玉千年后,留得青山辨是非。(鮑溶《巫山懷古》5519)巫山使作者聯(lián)想起寫《高唐》《神女》兩賦詠巫山神女的宋玉。因發(fā)懷古之思。⑨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里香。(李群玉《贈人》6612)這里以宋玉自指,暗含風流自賞之意。
上一篇:守株待兔
下一篇:宋玉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