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修辭鑒衡》新詩鑒賞
詩文論,二卷,元王構撰。構(1245~1310)字肯堂,東平(今屬山東)人。弱冠以詞賦中選,官至翰林國史院編修。
此書多輯自宋人詩話、文話、筆記,共一百余條。上卷論詩,下卷論文。是書為初學詩者所輯,因此以討論詩文寫作一般規律為主,選擇較精。其論詩部分涉及詩歌內容的有“詩以意義為主”“詩清立意新”“詩去陳腐,不可奇怪,不在難解”“詩非怒鄰罵座之為”等條。主張:“詩以意義為主,文詞次之,或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涉及風格者有“詩以風調高古為主”“詩不可靡麗”等條。在“八句要訣”“四不如”等條中,提示學者把握好藝術上的“度”。“平淡不流于淺俗,奇古不流于怪僻。題詠不窘于物象,敘事不病于聲律。比興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見于成篇,渾然不可鐫;氣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四不如”條:“繁秾不如簡淡,直肆不如微婉,重而濁不如輕而清,實而晦不如虛而明。”通過這些條目可知作者對詩的特質有一定理解,其審美趣味也不流于平庸。
書中關于詩體、詩法、句法、用韻、用字也都有較好的論述。書中所征引的一些書籍現已失傳,如《李希聲詩話》《古今詩話》《詩文發源》《詩憲》等,可作輯佚資料來源。
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常見者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出版排印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楊夫人詞曲》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漢詩統箋》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