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
日本文學史上一部卷帙浩繁的古典名著。共54卷。約成書于11世紀初,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小說。作者紫式部。它以平安時代中期藤原氏 “攝關政治” (指平安時代藤原氏外戚專權的一種政治體制)盛極而衰的歷史轉折期為背景,故事涉及四代,上下七百余年,登場人物不下四百余人。前44卷主要描寫源氏的一生。某朝桐壺帝十分寵愛出身微寒的嬪妃更衣(后宮女官,地位次于 “女御” ),因而招致其他嬪妃的嫉恨,特別在她生下一子后更受弘徽殿女御(后宮嬪妃中地位最高的女郁郁官)的欺凌,不久便郁郁而死。桐壺念其子無得力靠山,就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因其色藝雙全,光彩照人,故又稱“光源氏”。在他12歲時,娶右大臣之女葵上為妻,爾后官運亨通。源氏生性好色,放蕩不羈,不僅與夕顏、未摘花、空蟬等貴族婦女偷情,而且還與繼母藤壺女御發生亂倫,生一子(即日后冷泉帝)。源氏22歲時,其父桐壺帝讓位給朱雀帝(弘徽殿女御之子),后權勢頓失,加之又與弘徽殿女御之妹朧月夜偷情而被謫遷須磨。但不久奉召回京,翌年其子冷皇帝繼位后他便青云直上,權勢鼎盛,直至被尊為“準太上皇”。但好景不常、源氏迎娶不久的女三宮與柏木(葵上之侄)私通,生一子(即日后薰君)。后源氏得知此事,審人度己,不勝悔恨,加之愛妻紫上(葵上死后所立的正妻)病故,深感人世虛幻,萌起出家念頭,不久死去。后10卷又稱 “宇治10卷”,主要描寫其子薰君追逐和摧殘一貴族少女浮舟的故事。本作品正是通過源氏地位的升降和權勢的消長來反映貴族政治的腐敗和他們之間的權力之事,同時也深刻地揭露了上層貴族糜爛的精神生活和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遭遇。作者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貴族婦女的形象,尤其對她們的曲折而復雜的心理描寫更為精細入微。作品以散文為主,其間插入漢詩和“和歌”,行文典雅,筆意纏綿,歷來被譽為日本文學的頂峰。但作者雖對被欺凌的婦女寄于同情,但又竭力把源氏美化成一個多情善感,色藝超群的理想男子; 但瑕不掩瑜,《源氏物語》是平安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巨著。
上一篇:濕婆
下一篇: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