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詩
指一種西班牙民謠,是西班牙內容最純樸、流行最廣泛的一種固定詩歌形式。它一般是每行8個音節,全詩各偶數行用同樣的元音諧音押韻,奇數行不同。有些浪漫詩則用和音的八音節雙行體格式。還有一種雙合體浪漫詩,用交錯的半諧音使每行都押韻。其他一些從基本格式產生出來的變體也曾十分流行,有些甚至附加有疊句。只要是講西班牙語的地方就有這種民謠。其作者有的是文人學士,有的是對文學初知一二的人,甚至是文盲。學者們則大量收集這些民歌。它們幾乎反映了西班牙人生活的各個方面。由于大部分浪漫詩都是無名氏之作,而且多是口頭輾轉流傳,所以其根源及全部歷史已經無從查考。書面的浪漫詩最早見于15世紀初期。16世紀初期,開始出現浪漫詩集;第一部浪漫詩集(約1545—1550)由馬丁·努修在安特衛普匯編成冊,但出版日期不詳。杜蘭、沃爾夫、霍夫曼和米拉·Y·豐塔納爾斯等,都對浪漫詩進行過研究;據S·G·莫利對這些研究所作的總結分類,這方面的詩歌包括從15世紀至17世紀出版的浪漫詩作品,基本上分為傳統式、博學式、藝術式三大類,細分為五種:(1)無名氏所作浪漫詩,系原始的或傳統民謠,其主題通常是歷史故事,據認為這是最早的作品。(2)15世紀及16世紀早期吟游詩人所作浪漫詩,篇幅較長,更具有個人特色,但仍然受傳統的影響。(3)博學式浪漫詩,1550年以后由著名學者寫成,內容多以古代編年史為根據。(4)藝術浪漫詩,通常是抒情詩,主題多種多樣,從15世紀末葉至17世紀由著名作者寫成。(5)盲人乞丐浪漫詩,是1600年以后的作品。
還有每行用意大利式十一音節寫成的英雄體浪漫詩;用少于八個音節的詩行寫成的浪漫小詩。墨西哥流行的一種變體叫“科里多”,是用吉他伴奏演唱的浪漫詩。另一種浪漫詩叫“雅卡拉”,以狂暴的節奏描述地痞惡棍的無賴行為。
上一篇:泰盧固語文學
下一篇:海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