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汪中
字容甫。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少孤,家貧不能外就傅,其母教其識字,授四書,稍長助書賈鬻書于市,乃得借讀經史百家之書,過目成誦,博綜典籍。年二十補諸生。杭世駿主講安定書院,見其著作,深為嘆服。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貢,以母老竟不赴朝考。嘗有志于用世,故對古今沿革、民生利病皆博問深究。三十以后,專心經術,與李惇、王念孫、劉臺拱等為學友,互相討論切磋,于經學建樹頗多。中性情兀傲,凌轢時人,又好謾罵,故不見容于時,人謂“狂生”。晚年貧甚,王昶、畢沅薦于鹽政全德,使其掌揚州大觀堂所頒賜《四庫全書》。后全德移任杭州,又屬其兼管西湖《四庫全書》,赴杭前,大醉而卒。中一生貧困潦倒,又以博學狂傲聞名于世,其詩多描寫自己貧困生活與抒發不遇于時的不平之鳴,如《除夕》云:“鑿冰持作糜,朝炊不及夕”,“高言王霸略,衣食苦無策”。《千里》、《述懷》、《吾生》均描寫其貧窮、漂泊的生涯。《別母》一詩寫其為謀衣食,不得不拋家別母,語淺情深:“細雨春燈夜未分,白頭閑坐話艱辛。出門便是天涯別,明日思親夢里人。”還有一些描寫世道艱難的作品,對比他更不幸的人表達了深切的同情,如《不平》、《悲落葉》、《旅食》等。詩學漢魏,質樸剛勁。洪亮吉言:“汪明經中詩,如病馬振鬣,時鳴不平。”(《北江詩話》)也有一些感舊懷人之作,大多寫得韻清辭雅,流暢婉麗,如:“憶梅何日下西州,一曲清淮五月秋。水閣畫簾人獨坐,烏篷閱盡淚雙流。”其詩多作于三十歲以前,但現傳詩集則多作于三十歲以后。中亦長于駢文,所作《廣陵對》、《黃鶴樓銘》、《漢上琴臺銘》皆見稱于時。著作極富,因去世時子幼家貧,多不傳。傳于世者有《廣陵通典》十卷、《述學·內篇》三卷、《外篇》一卷、《補遺》一卷、《別錄》一卷及《策略謏聞》。其詩收入《容甫遺詩》,凡五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傳》卷六八皆有傳。其子汪喜孫為撰《容甫先生年譜》一卷。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湯顯祖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沉郁頓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