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論著述·石林詩話
詩話著作。宋葉夢得撰。該書據宋人著錄,有作一卷者,有作兩卷者,可能當時已有不同的本子。今傳通行本為三卷,九十則。其寫作年代,一說在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禁元祐學術之前,一說已入南宋,但書中基本上沒有涉及南渡以后的詩人。其主要詩學觀點,是要求自然工巧,反對雕琢仿真。故對鐘嶸“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詩品序》)之說極表贊賞,并進而指出:“‘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世多不解此語為工,蓋欲以奇求之耳。此語之工,正在無所用意,猝然與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繩削,故非常情所能到。詩家妙處,當須以此為根本,而思苦言難者,往往不悟。”書中對前人“初日芙蕖”(湯惠休)、“彈丸脫手”(沈約)、“藍田日暖,良玉生煙”(戴叔倫)等關于詩境的喻說,也都表示稱許。而對于詩人“自以為工處著力太過”、“用巧太過”,則認為是作詩之“忌”。書中對具體詩人詩作的評論,正是從這樣的詩學觀點出發的。如推崇杜甫、王安石,主要是認為他們的詩符合自然工巧、含蓄渾成的藝術要求。對于歐陽修,書中既肯定了他“始矯崑體”之功,又指出他的詩平易疏暢,不夠含蓄,“學之者往往遂失于快直,傾囷倒廩,無復馀地”。對于蘇軾和黃庭堅,書中也肯定了他們的佳句,所不滿意的是他們牽于用事、損害詞意的毛病。此外,書中引用禪宗語來形容杜詩的三種境界,“其一為隨波逐流句”,“其二為截斷眾流句”,“其三為函蓋乾坤句”,也反映了宋人喜以禪喻詩、以禪論詩的風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責葉夢得“本為紹述馀黨,故于公論大明之后,尚陰抑元祐諸人”,未免囿于偏見。郭紹虞指出:“石林論詩所以推重(王)安石而譏歐、蘇者亦自有因,固不僅如《提要》所云出于門戶之見”,“平心而論,書中議論尚屬公允,正不必從黨爭角度視之”(《宋詩話考》)此說較為中肯。有《歷代詩話》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瞿佑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石淙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