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風流派·復社
明末的一個文社組織。崇禎二年(1629)成立于吳江(今屬江蘇),系由云間幾社、江北南社、江西則社、歷亭席社、昆陽社、云簪社、吳門羽朋社、吳門匡社、武林讀書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萊陽邑社、浙東超社、浙西莊社、江南應社及黃州質社等許多小社集合而成,規模之大,聯系群眾之廣,為歷史上所少見。據史料記載,該社春社集會時,衣冠盈路,一城出觀,有極大的社會影響?!皬蜕纭钡闹饕I導人是有“婁東二張”之稱的張溥、張采,主要成員有黃宗羲、陳貞慧、吳應箕、陳子龍、孫臨、楊廷樞等人。此社的宗旨是“期與四方文士,共興復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為有用,因名曰‘復社’”(明眉史氏《復社紀略》)。表面看,“復社”只是一個文化團體,其主要任務是揣摩八股,切磋學問,砥礪品行,但實際上這個文社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該社的出現是東林黨同閹黨斗爭的繼續,其成員多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皬蜕纭背蓡T在文學方面受前后七子的影響,主張復古,但他們身處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特別尖銳的時代,又大都積極參加了實際的政治斗爭,所以他們所主張的“復古”,實際是要求古為今用,古學要為現實服務。他們的一些作品,能較注意反映社會生活,感情真摯,具有很強的現實主義傾向。因此,復社成員的“復古”實與前后七子的擬古有很大區別,又與公安派、竟陵派的空疏文風有明顯的不同。復社里產生了一批有影響的文學家,在詩歌方面有較高成就的是吳偉業、陳子龍等人,他們的作品慷慨激昂,有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藝術上凝煉深沉,別具一格;散文方面有較高成就的是張溥、黃淳耀、侯方域等,均各具特色。復社成員與魏忠賢馀黨馬士英等人以及清統治者進行過長期斗爭,或者被害身亡,或者抗清赴難,一直到清順治九年(1652),復社才被迫解散。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增廣注釋音辨唐柳先生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