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人李賀
詩人評傳。近人周閬風著。李賀在中國詩歌史上,素有鬼才、鬼仙之稱,評注家在分析李賀性情消極冷僻,詩作怪誕詭異,風格冷艷怪麗時,多從李賀“天資”、“個性”上找其產生原因。此書擺脫了以往傳統唯心主義的影響,認為李賀詩歌獨特風格所以會產生,重要的條件是那動蕩的社會環境與李賀坎坷的人生遭際,對李賀詩風的產生根源作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評估。作者在本書第六章《李賀年譜》中,考證李賀生于唐貞元七年(791),卒于元和十二年(817),這就與朱自清《李賀年譜》中李賀生于貞元六年卒于元和十一年有所不同,學界普遍采用朱說,但周閬風一說也可備參考。作者把李賀短暫的一生劃分為兩個時期:一是未入京應舉的前期,此時李賀的生活還算悠閑自得,其篇什內容感傷成分還不多,其中有的還蘊蓄著對前程的憧憬與熱望。二是應舉遭毀的后期,精神上受到極大的刺痛,情緒上多了感傷、煩惱和頹喪,所作詩篇多了陰郁低沉的情調。作者還比較系統地分析了李賀詩歌的優點:一是用字造語,不肯茍且,字字有力,句句錘煉。二是詩作大都從實際生活中體驗而來,是真情的流露、直觀的抒寫,多為有感而發。三是詩的藝術技巧達到最高境界,宛如臨空架閣,高妙怪麗,非一般詩人所能企及。李賀詩也有缺點:一是從大體上看,還缺乏熱烈的情感與奔放的豪氣,所以容易在讀者中產生消沉、頹廢的感應。二是造語冷艷詭怪,奇特百出,多有讓人難以領悟理解處,這樣就失去了通俗、明快的特性,而不能如當時元白等人的詩作那樣深入廣大讀者之中。三是才華辭藻綽有馀裕,然在內容上總有理不勝辭之感。此書持論公允,評析全面,是一部很有影響的李賀研究專集。由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出版刊行。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許渾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詩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