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論著述·龍性堂詩話
詩話著作。清葉矯然撰。葉矯然,字思庵,福建人。順治進士,官樂亭知縣。有《龍性堂集》等。《龍性堂詩話》分初、續二集,以引錄和評論前人的詩論、詩作為主。論旨重在中、晚唐和宋,故吳琇《龍性堂詩話序》將其看作是一部中、晚唐和宋、元詩的評論集。葉矯然自言“最喜讀昌黎、長吉、義山、子瞻四公詩”,書中也以評論四家為最詳。如論韓愈曰:“昌黎詩不似唐,卻高于唐。永叔論詩,不專美子美而尊昌黎,良亦有見。陳后山謂韓以文為詩,故不工,不知韓,并不知詩也。”論李商隱曰:“李義山慧業高人,敖陶孫謂其詩‘綺密環妍,要非適用’,此皮相耳。”指出其詩之“指點情癡”,兼用“拈花”、“棒喝”二種方式;指出李詩中的“纏人欲界”為“即色即空之義”,有“禪悟語氣”。論蘇軾曰:“子瞻詩包羅萬象,一由我法,集中一種煙云滿紙,咳唾琳瑯者為最,清空如話者次之。至有時斗韻露異,不無小巧,求真得淺,未免添足。”諸語皆于前人之見有所發明。除上述四家外,葉矯然推崇的唐宋詩大家,尚有杜甫、王安石和陸游,而不甚稱贊黃庭堅。當時,詩壇風氣正徘徊于宗唐宗宋之間。納蘭性德《通志堂集·原詩》云:“十年前之詩人,皆唐之詩人也,必嗤點夫宋;近年來之詩人,皆宋之詩人也,必嗤點夫唐。”葉矯然之詩評,似未受此風影響,故于二者不欲作左右袒,而代之以具體分析,如曰:“晚(唐)之不及初盛者,非謂今體,謂古體也。元和今體新逸,時出開元、大歷之上,惟古體神情婉弱,醞釀既薄,變化易窮。”持論頗為平允。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詩話續編》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鼻觀望氣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龔自珍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