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晝上人集
詩別集。十卷。唐僧皎然撰。皎然,俗姓謝,字清晝,嘗居吳興杼山,故其集后人又稱作《晝上人集》、《杼山集》。唐德宗貞元八(792)年,“集賢殿御書院有命征其文集”,于頔“采而編之,得詩五百四十六首,分為十卷,納于延閣書府”(見于頔《釋皎然杼山集序》)。此即晁公武所稱“德宗詔錄本”。后世錢曾《讀書敏求記》及吳焯《繡谷亭薰習(xí)錄》皆云有貞元原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亦云,《四庫全書》所收《杼山集》,“卷數(shù)與《唐志》合,頔序亦存,蓋猶舊本”。《四庫全書》本前加有贊寧《宋高僧傳》中的《皎然傳》,書末綴以毛晉補(bǔ)輯的集外詩。除貞元原本外,宋人似有刊本,卷數(shù)與原本皆合。今宋刊本已不可復(fù)見,但有影宋精抄本多種傳世,北京圖書館有明葉氏賜書樓影宋抄本,上海圖書館有清影宋抄本,《四部叢刊》所影印的傅增湘雙鑒樓影宋精抄本,皆頗可貴。于頔成集時(shí),皎然尚在人世,其后所作詩文未能收錄,故毛晉有感于德宗詔藏本遺逸頗多,乃據(jù)《唐詩紀(jì)事》等另輯得一卷,附于本集后,并重為刊刻,收羅最富。明張睿卿所編《吳興五家集》中的《杼山集》僅四卷,而其篇目與十卷本大致相同,唯分卷不同而已。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春望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晁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