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夸飾
與詩學有關的古代文論概念。指創(chuàng)作中的夸張增飾修辭手法。劉勰《文心雕龍》有《夸飾》篇,認為“文辭所被,夸飾恒存”。此前,東漢王充從學術角度,反對“辭出溢其真,稱美過其善。進惡沒其罪”(見《論衡·藝增》),批判文辭增飾的傾向。王充把學術與文學等同視之,因而忽視了文學特有的性質。劉勰則不然。他認為夸飾不僅用于描寫景物、場面,而且用于表達主觀情感,“談歡則字與笑并,論戚則聲共泣偕”。夸飾可使所寫事物形象更鮮明生動,并增添文章的瑰奇風貌,“因夸以成狀,沿飾而得奇”;可起到“發(fā)蘊而飛滯,披瞽而駭聾”的作用,使難以表現(xiàn)的事物發(fā)露無遺,而撼動人心,增強感染力量。又總結《詩》、《書》、《楚辭》、漢賦中夸飾手法的運用,認為“自宋玉、景差,夸飾始盛”,而漢賦中有運用得當者,也有失宜者。應該做到“夸而有節(jié),飾而不誣”,掌握分寸,有所節(jié)制,且須有事實依據(jù),不可誣妄背理。這就涉及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夸張是為了使文學所描繪或表現(xiàn)的事物的本質方面更加鮮明突出,而不是故意歪曲事實,背離真理。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塗山歌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姚孝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