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體·樂府古題
亦稱“古題樂府”、“往題樂府”,即“擬樂府”。建安以來,曹操父子繼承漢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優良傳統,借樂府古題以寫時事,如曹操的《陌上桑》、《秋胡行》等。唐詩人更大量借樂府古題以月旦時事,抒發感慨,如李白的《烏棲曲》、《戰城南》、《長干行》,王維的《隴西行》、《從軍行》,李頎的《行路難》、《古從軍行》、《古塞下曲》等。即使積極提倡創作新樂府的元稹,也有古題樂府《估客樂》、《織婦詞》。以樂府著稱的王建,寫了更多的古題樂府,如《涼州行》、《北邙行》、《烏棲曲》、《雉將雛》、《公無渡河》、《飲馬長城窟》等。終唐之世,作者蔚起,佳作迭出。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序》云:“樂府之興肇于漢、魏。歷代文士,篇詠實繁。或不睹于本章,便斷題取義。贈夫利涉,則述《公無渡河》;慶彼載誕,乃引《烏生八九子》。”蓋誤以借樂府古題寫時事、抒感慨為“斷題取義”,至其所解樂府古題命名之緣由,雖有時不免附會,亦頗具參考價值。
上一篇:詩詞研究·中國山水詩研究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樂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