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著作·詩總聞二十
(宋) 王質撰 王質(1127—1189),南宋鄆州(治今山東東平)人,徙居興國(今屬江西省),字景文,號雪山。紹興進士。曾為樞密使張浚幕僚,入為太學正,上疏請孝宗早定戰守之策,忌之者指為異論,罷去。虞允文宣撫川陜、征與同行。后歷敕令所刪定官、樞密院編修官,允文薦可任右正言,為權宦所阻,遂奉祠山居。篤志經學,于《詩》尤所長,著《詩總聞》。詩風流暢平易,有《雪山集》等。《詩總聞二十卷》,《宋史·藝文志》有著錄。其書取詩三百篇,每篇說其大義。復有聞音、聞訓、聞章、聞句、聞字、聞物、聞跡、聞事、聞人凡十門。每篇為總聞,又有聞風、聞雅、聞頌,冠于四始之首。南宋之初,廢詩序者三家: 鄭樵、朱子和王質。鄭朱之說最著名,也最與當時相辨難。王質之說不是字字詆小序,因此攻之者也稀少。然而,其毅然自用,別出新裁,堅銳之氣卻視二家為加倍。自稱覃精研思凡三十年,始成此書。王質廢序與朱子同,而他們為說則各異。王質之說冥思研索,務造幽深,穿鑿者固多,懸解者也不少,故雖不可訓,也終不可廢。今見《四庫全書·經部詩類》;《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武英殿聚珍版書·經部》武英殿木活字本、福建本、廣雅書局本; 《經苑》大梁書院本、民國補刊本;《湖北先正遺書·經部》;《叢書集成初編·文學類》。
上一篇:詩經研究著作·詩序補義二十四
下一篇:詩經研究著作·詩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