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 現當代: 《詩經》研究的新紀元·戰爭徭役詩
戰爭詩主要指《詩經》中記述周人抵御外族侵略或平定內部叛亂等戰爭的詩;徭役詩主要指《詩經》中反映大夫或下層百姓為統治者四處奔波勞役的詩。二者雖各有側重,但并無絕對的界限。周代徭役名目繁多,戍邊征伐也為徭役之一種,故我們將《詩經》中反映上述題材及與此題材相關的作品統稱為戰爭徭役詩。《詩經》中這類作品約有30余篇。
戰爭徭役詩不僅再現了周代戰爭頻繁、徭役不斷的社會現實,同時也表現出周人保家衛國和思親戀土的矛盾心態。戰爭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摧殘破壞,是對農業生產的破壞,是對村舍田園的毀滅,是對倫理親情的摧殘。摧殘破壞帶給人們無窮的痛苦哀怨。悲情出詩人,真情寫精品。痛苦哀怨譜寫了一曲曲至今仍震撼人心的優秀詩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小雅·采薇》)所以被古人視為《詩經》中最好的詩句,就在于它形象真實深刻地表現出戍卒在國難當頭之時能同仇敵愾奔赴戰場的斗志豪情,以及撫今追昔痛定思痛的凄苦悲哀。“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王風·君子于役》) 所以被人們傳誦不衰,就在于它形象真實深刻地表現了思婦盼望丈夫早日歸來的迫切心情,羊牛尚可團聚,人卻長久分離。表現了殘酷的戰爭,繁重的徭役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表現了人們對戰爭徭役的厭惡,對安定美滿生活的向往。這幾乎可以說是《詩經》戰爭徭役詩的主旋律,也是今天乃至將來人們共同的美好愿望。
上一篇:詩經研究著作·慈湖詩傳二十
下一篇:詩經研究·現當代:《詩經》研究的新紀元·政治美刺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