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秋星閣詩話》新詩鑒賞
詩論,一卷,清李沂撰。沂(1616~?)字子化,一字艾山,號壺庵,興化(今屬江蘇)人。明末諸生,入清不仕,張潮為其書寫《小引》時年已八十。
此書乃是作者應學子之求,為指導學詩門徑而作,共六則,包括“八字訣、勸虛心、審趨向、指陋習、戒輕梓、勉讀書”,相當于六篇短文。通篇觀之,卑之無甚高論,但如用以指導少年初學詩者,也還有用。如首標“八字訣”即為多讀、多講、多作、多改。初學創作,必不能離此八字。作者強調“多讀”不是到古人詩中竊取成句,而是藉以“觸發我之性為耳”;“多講”在于得古人之“旨趣”;勤作則心專徑熟,漸開門路;“多改”“則瑕可為瑜,瓦礫可為珠玉”。
“勸虛心”一節在于使學者明了只有虛心才能認真改正自己詩中的毛病。
“審趨向”中雖然指出:“夫人自有性情,原不必摹仿前人。”然前人創作可以借鑒,作者主張學盛唐才是“取法乎上”。
“指陋習”一節指當時流行于詩壇的五種陋習:“一曰不擇題,二曰限韻,三曰步韻,四曰濫用,五曰犯古人成句。”對于“濫用”,他寫道:“濫用者由欲廣聲氣,故索之即應。有以介壽索者,有以哀挽索者,有以歌頌索者,有以旌表索者,此等甚多;詩既不佳,徒勞神思,或預辦套語,臨時書付,詩名愈廣,詩品愈卑;更有逢人輒贈,用充禮物。詩之不幸一至于此。”這種情況不僅當時,即便是現在的舊體詩作者也未能免俗。
“戒輕梓”言慎于發表。
“勉讀書”言通過讀書增長見識。
此書被張潮收入《昭代叢書》,丁福保據以收入《清詩話》,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愚庵小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韋莊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