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溫飛卿詩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七卷,別集一卷,唐溫庭筠撰。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飛卿,并州祁(山西省祁縣)人。溫氏天資聰明,文思敏捷,精通音樂。考場作賦八韻,他八叉手而成,人稱“溫八吟”或“溫八叉”,多次應考而不中,徐商鎮守襄陽署為從官,后曾官隋城尉、方城尉,終于國子助教。
溫氏處于唐朝危機四伏之時,對于統治者奢侈無度、藩鎮割據、分裂勢力的強大給國家帶來的危害感觸很深,這在他的樂府古題詩和詠史懷古詩中多有表現。如諷刺帝王游樂無度和國事危殆的有《雞鳴埭歌》《雉場歌》《吳苑行》《走馬樓三更曲》《春江花月夜詞》等。《遐水謠》《塞寒行》《達摩支曲》等則表現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這時所謂“邊塞”早已移到內地,戰爭也不是盛唐時的抵御入侵,而是難以平定的內亂。溫詩中更多的是感慨身世和描寫狎邪生活的作品,作者懷才不遇,感慨萬分地說:“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心力作詞人。”(《蔡中郎墳》)“莫拋心力作詞人”一句被后人多次模仿。《過陳琳墓》更進一步表示他希望求知于古代的“霸才”:“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溫詩風格艷麗綺靡,愛用鏤金錯采、色彩鮮明的詞語。溫氏近體小詩則多清新明快之作,“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贈少年》)可見一斑。
溫集在唐有《握蘭集》三卷、《金荃集》十卷、《漢南真稿》、《詩集》五卷,至宋已亡佚,宋人輯為正集七卷,別集一卷,后各底本皆祖此本。清錢遵王述古堂據宋本精抄,商務印書館民國間《四部叢刊》本據此影印。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靖逸小稿》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篋中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