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詩觀》新詩鑒賞
清初詩總集,初集十二卷,二集十四卷,三集十三卷,別集一卷,清鄧漢儀編纂。漢儀(1617~1689)字孝威,江蘇泰州(今屬江蘇)人??滴跏四?1679)召試“博學鴻儒”,因年老授內閣中書。后歸鄉以吟詠自適。
此書為清初較大規模的詩歌纂輯本。明末清初是社會由動亂走向安定的時代,鄧漢儀一生奔走南北,對于世事興衰有很深入的認識。他意識到處于這個時代的詩人“歷乎興革理亂,安危順逆之交,中有所藏,類不能黯然而已。以故憂生憫俗,感遇頌德之篇,雜然而作。一時公卿以迄韋布,其號為能詩,沉雄古麗、安雅柔澹,以幾于漢魏四唐之盛者,蓋指不勝屈”。也就是說這本來是個產生“詩史”的時代,可是有許多選家舍大求小,“專采夫一二花草風云厘飲宴閨幃臺閣之詞,以是諛說(悅)時人之耳目”(皆見鄧漢儀《自序》),引起鄧漢儀的不滿。他說僅就朋友投贈給自己的詩中,刪繁就簡,編次成書,就“足記時變之極而臻一代之偉觀”。因此,此集的編纂雖未擺脫明末以來士人互相標榜之風習,登錄之詩多為友朋之作,而且“選數多寡,實非有意,皆因其卷之繁簡,地點之遠近然”,但由于編選者所交游多為故老遺民,或勉強出仕新朝的士大夫,從他們的詩歌創作中仍可看到時代動亂的影子和他們依違新舊之間的心態。(編者本人的《題息夫人廟》的“自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彼从车倪z老心態就很有代表性)這些作品就有一部分被選入《詩觀》,所以通過此書確實可以“觀”到一些時風世態。另外它卷帙浩繁,也可供選清詩者采擇。近人徐世昌亦說:“其中遺集罕傳者,頗賴以得梗概?!?《晚晴簃詩匯》)
《詩觀》三集陸續刻成,有康熙壬子(1672)到庚午(1690)慎墨堂刊本。
另有乾隆十五年(1750)到十七年(1752)深柳讀書堂重刊本,但此本多刪節。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問花樓詩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雪橋詩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