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唐詩選脈評林》新詩鑒賞
唐詩選評本,六十卷,明周珽編選?,E(1565-1645)字無瑕,號青羊,隱居硤石,工詩善畫,清兵南下,硤石被兵,作自祭文祈死。
珽曾祖周敬(號澹齋)選唐詩一編名《唐詩脈》,書刻垂成,倭奴掠于境上,其書遂不傳。周珽在家中發現這部書未刻殘稿,遂用了二十年的功夫,加以“刪”“補”“注”“評斷”遂成此書。周氏對過去的唐詩選本“或專于樂府,或主于律絕”,“或重于初盛,或偏于中唐”,“或人有余而詩不足”,“或詩有余而人不足”都不滿意。他所佩服的高的唐詩正聲》和李攀龍的《唐詩選》(系書賈割截《古今詩刪》而成)也以為高選“體格綦正,而稍入于卑”,李選“風骨綦高,而微傷于刻”。也就是說高選過寬,李書過嚴,他認為自己的選本乃“復收二美,裁其二偏”,走中間道路。
在選詩原則上,他還是從聲韻中去體察格調、精察脈絡的,宗旨是與高李二書相同的。他說:“刪之而脈愈清,補之而脈愈足,注之而脈愈明,評之而脈愈正。”所謂“脈”就是貫穿于作品之中的“氣骨”“氣格”,這里兼內容與形式而說的。
此書分體編排,每體之中又初、盛、中、晚。箋釋其典故曰“證”。發明其詞意脈絡曰“訓”。并附有考證、感想之類。又集諸家評論(主要采自詩話和諸評注本)與編者自己的意見于簡端曰“評林”,因為貪多務得,不免龐雜,又因短于識,其批評也往往不得要領。
有明崇禎八年(1635)刻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香奩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檢索首頁·續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