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明詞綜》新詩鑒賞
詞總集,十二卷,清王昶編纂。昶見《湖海詩傳》。
朱彝尊所編《詞綜》止于元代。他也有意編輯明人詞,只有一些散稿未曾刊刻。王氏得此遺稿,又加上他平常所收錄的明人詞作,輯為此書,入選明代詞人三百八十家,其宗旨體例略同于朱彝尊《詞綜》,即以張炎所標榜的“清空”為選錄標準,每位作者均附小傳。陳廷焯說:“惟《明詞綜》之選,實屬無謂。然有明一代,可選者寥寥無幾(高者難獲一篇,略可寓目者大約不過數十篇耳),亦不能病其所選平庸也。”(《白雨齋詞話》)明代詞學衰微、佳作較少是此選本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但此書遺漏也不少。吳衡照曾說:“今蘭泉王先生輯《明詞綜》,余亦疑其尚有滲漏,因仿碧巢之例,擬作補人一卷、補詞一卷?!逼溲a人如邱濬、彭孫貽(彭孫遹之兄)等名人被遺漏是不應該的,而且彭孫貽詞成就并不比彭孫遹(彭孫遹在清初詞壇是北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低。從補詞中也可以看出王昶的書中是遺漏了許多佳作(見《蓮子居詞話》)。丁紹儀在《聽秋聲館詞話》中也為之補輯了大量詞作,還指出它在體例上的問題,“如梁寅、張肯乃故元遺老而列入明初。陸冰修、周青士諸君,康熙中尚在,身歷本朝已三數十年,而列之明末,似有未協”。并言在詞人小傳中亦間有謬誤,把五代蜀李珣的《浣溪沙》(晚出閑話看海棠)誤為明鐵鉉作。盡管此書紕漏很多,但作為反映一代詞創作面貌的總集,它還是合乎標準的。
此書最早版本為清嘉慶間刊本,常見者有中華書局民國間排印《四部備要》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讀杜心解》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岑參集校注》簡介介紹